二、击楫中流 亲临前线
五月七日,张将军率总部、特务营和七十四师四四。团从钟祥县西北境的快活铺出发,行军六十里,下午赶到宜城窑湾渡口,即接到敌情通报。北路之敌已攻下河南唐河;中路之敌已抵枣阳城下,南路之敌已进至襄樊以东的双沟镇,切断了襄花公路,迫使我八十四军从枣阳向河南邓县撤退。张将军见前线战况紧急,没等七十四师主力赶到,就带着特务营趁着暮色渡河。这已是他第三次过河督战了。
第一次是一九三九年五月,敌十六师团突破了丰乐河防线,张将军从转斗湾过河去督战。在张将军的指挥下,我三十七师、一八0师与三十八师配合,在宜城境内的蒿子岗(地图上标为耗子岗)、亭子山、田家集一带,一举切断敌人后勤补给线,歼灭其辎重部队,截获其渡河器材,使敌攻占襄阳的目的落空。在我外线部队的反击下,敌弃尸五千余具,失败而归。我军胜利地结束了随枣战役。张将军凯旋归来时,宜城人民举行盛大祝捷会,献旗慰劳,张将军谦让再三,最后派政治部主任代为答谢。
同年十一月,张将军二渡襄河,在钟祥县西北境内的张家集指挥冬季攻势,向敌十三师团猛攻,于罗家陡坡、王家台子一带歼敌三千多人,时人称为“鄂北第二次大捷”,美国作家斯沫特莱女士曾前往张家集前线访问,并把张将军的英名介绍到全世界。
一九四0年五月七日,张将军第三次过河督战,河东的局势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危急:一八O师师长刘振三请假未归,部队情况不明;一七九师师长何基沣在重庆受训,副师长难当重任,部队无人带;一二二师南下增援与敌一触即溃;三十八师过河立足未稳,就陷入孤军作战的危境;七十四师整编还未就绪;二十九集团军总司令王瓒绪、二十二集团军总司令孙震都远在四川,我河东部队三军无主。因此,张将军这次过河后能否联络上主力部队?能否控制住局势?是否会孤军
被围,遭敌反噬?都难以预料。这正是各将领劝其不要过河的原因。然而,在此危急之时,若没有一员大将亲临前线统一指挥,势必难以扭转战局。张将军素有报国之心,因此,他毅然率兵渡河,击楫中流,誓与襄河共存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