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您所在的位置: 楚都宜城网 > 部门联办 > 楚都文艺

张自忠将军殉国经过(一)

发布时间:2017-07-05 来源:
   分享到:
    

于文

今年,是我国抗日战争和国际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四十周年,也是八年抗战中为国牺牲的最高将领——张自忠将军殉国四十五周年。四十多年来,他的英勇事迹在宜城一带流传。为缅怀先烈,光大烈士爱国精神,我们根据有关史料、文献,参阅发表在各地文史刊物上的回忆文章,经过多次调查访问,然后撰成此文,以志对张将军的怀念,并敬请读者斧正。

一、寇深祸亟   誓死报国

一九三八年十月,日寇付出重大代价后虽然占领了武汉,但并未达到迫使中国政府投降的目的,不得不转入与我持久作战。一九三九年九月,德国进攻波兰,欧战爆发,日本政府见此大好的侵略扩张时机已经到来,但日本已有二十个师团又二十一个旅团近百万兵力陷于中国战场,不能自拔。阿部内阁发表声明说:‘‘帝国为致力解决中国事变,不拟参与此次欧战”,表现出日本政府的焦虑,日本天皇也多次责备军方未能设法及早结束对华战争。一九四0年三月,叛国投敌的汪精卫在南京成立汉奸政府,四月九日,希特闪电战袭击北欧,迅速占领挪威,当天迫使丹麦政府投降。这两件事使日本军阀受到鼓舞。四月十日,日本大本营下达了“大陆令第426号":  “命令第十一军针对渝军的冬季攻势进行宜昌作战"。妄图先在汉水东岸击破我五战区主力,然后渡河攻开重庆大门——宜昌,以摧毁我抗日信心和力量,迫使重庆政府接受亡国的和平条件。当时,敌华中派遣军司令部已撤消,其华中部队大部分(八个师团又三个旅团二十二万人)归十一军统辖,其对手是江北的第五战区李宗仁部六十二个师和江南的第九战区薛岳部五十个师。敌人集中了三个完整的师团和三个完整的旅团,另加五个师团的部分兵力共约十五万余人组成六个支队,于四月下旬秘密将主力集结于信阳、随县、钟祥三地,十一军设作战指挥部于应山。

一九四0年五月一日,第三师团和第四十师团的石本支队从信阳沿桐柏山北麓向我五战区左翼孙连仲集团军进攻。我右翼兵团总司令兼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命所部加强戒备,并写信给前线各将领,勉励大家准备为国牺牲。信中说:‘‘只要敌来犯,兄即到河东与弟等共同去牺牲,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它办法"。张将军为何下必死决心,国家究竟到了什么地步呢?当年,日寇铁蹄蹂躏半个中国,国际上法西斯侵略势力气焰嚣张,国内投降派的活动甚嚣尘上,在鄂西北一带往往是日寇的炸弹和汪精卫的传单同时落下。敌人在进攻,汉奸在卖国,士兵在流血,百姓在流血,用什么办法挽救祖国于危亡?张将军的回答是只有用自己的热血!他在信中继续写道。“更相信只要我等能本此决心,我们的国家及我五千年历史之民族,决不致亡于区区三岛倭奴之手。"这表明张将军不仅对抗日抱有必死之决心,而且对抗日还具有必胜之信心。

五月二日,敌第十三师团开始从钟祥北犯,向五战区右翼进攻。敌以十五榴重炮猛轰我阵地,将我防御工事全部摧毁。我一八0师与敌激战半日,放弃长寿店向北撤退;一七九师奉命向大洪山转移。

五月三日,敌十三师团向我二十九集团军许绍宗部进攻。许部不支,退入大洪山腹地;一八0师也退至田家集。

五月四日,敌第三师团攻占河南泌阳,第三十九师团和第六师团的池田支队从随县开始正面猛攻,枣宜战役全线展开。张将军令三十八师从雅口一带过河阻击北犯之敌,未等三十八师到达,一八O师副师长与参谋长就扔下部队,带着师部从新街退走一百多里,一直退到河南新野。    .

五月五日,敌攻占流水沟,切断了三十八师与后方联系。一八0师各团自行退到襄阳以东。

五月六日,三十八师在田家集一带孤军奋战,形势极为不利。李宗仁调川军一二二师从襄东驰援,并令张自忠抽调河防兵力向河东进击。张将军召开集团军总部会议,时江防军之七十五军、九十四军奉调由右翼兵团序列开往襄樊增援,

周碞、李及兰两军长到总部晋见张将军时也列席了会议。会上,张将军决定亲自渡河督战,与会诸将都劝总司令坐镇,并建议由冯副总司令前往(冯治安兼任军长的七十七军还有两个师在河西),冯接电话后说。现在战场情况瞬息万变,自己离不开七十七军军部。并劝总司令也不要过河,以免有失。张将军决心已定,遂调驻守冷水铺的五十五军七十四师随总部过河,后方总部由副参谋长刘家鸾留守。出发前,张将军致书冯治安:

仰之我弟如晤,因战区全面战事之关系及本身之责任,均须过河与

敌一拼,现已决定于今晚往襄河东岸进发。到河东后,如能与三十八师、

一七九师取得联络,即率该两部与马师不顾一切,向北进之敌死拼。设

若与三十八师、一七九师取不上联络,即带马之三个团奔着我们最后之

目标(死),往北迈进。无论作好作坏,一定求良心得到安慰。以后公私,

均得请我弟负责。由现在起,以后或暂别或永离,不得而知。专此布达。

小兄张自忠手启  五月六日快活铺。”

这是张将军的临阵遗书。周恩来总理在《追念张荩忱上将》一文中写道: “每读张上将于渡河前亲致前线将领及冯治安将军的两封遗书,深觉其忠义之志,壮烈之气,直可以为我国抗日军人之魂!”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地址:宜城市融媒体中心(宜城大道39号) 邮编:441400

联系电话:0710-4221100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工信部备案编号:鄂ICP备20009678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登记备案号:鄂新网备0304号

清廉宜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