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您所在的位置: 楚都宜城网 > 部门联办 > 楚都文艺

宜城市楚史楚文化基本知识问答(3)

发布时间:2017-05-16 来源:
   分享到:
    

召陵会盟之后,楚成王派斗子文率军灭掉了弦国(今河南潢川西北),以警告亲近齐国的江、黄诸国,打击齐桓公。随后楚成王又采取迂回打击的策略,先后向东用兵,灭掉黄、英(今安徽金寨东南)、六(今安徽六安东北)等国,将楚国的势力推进至淮河中游和江淮之间,从侧翼威慑齐国。公元前645年,齐桓公去世,齐国的霸势转衰。此时,宋襄公欲取而代之。公元前639年,楚成王三十三年,宋襄公邀请齐孝公,楚成王在宋国境内的鹿上(今安徽阜阳南)会盟,请求楚国同意宋国为中原各国盟主,楚成王佯装答应,以观动静。同年秋天,宋襄公又得寸进尺,在盂(今河南南睢县境内)召盟诸侯,要楚国赴盟,楚成王恼怒不已,赴盟后胁持了宋襄公,接着又用兵攻打宋国,宋国大败。同年冬,楚在薄(今河南商丘北)会盟中原各国,当众释放了宋襄公。宋襄公回国后,决心报仇,于公元前638年,楚成王三十四年,宋国乘郑文公南下朝见楚成王之机,联合卫、许、腾等小国攻打郑国,以惩罚郑国跟随楚国。楚成王立即兴兵伐宋以救郑。同年冬,宋、楚两军在泓(已湮塞,故道在今河南柘城西北)相遇。当时,宋军已摆好阵势,而楚军正在渡河,宋襄公的大臣目夷建议立即向楚军发动进攻,宋襄公不同意,说这样不仁义,要让楚军渡过河再打。待楚军渡过河,还未布好阵时,目夷又建议要乘楚军立足未稳,发动进攻,定能取得胜利,宋襄公仍不同意,说人家还没有布好阵,你去攻打人家,是不仁义之师。待楚军布好阵后,宋襄公才率宋军冲过去,结果,楚军大胜,宋军大败。宋襄公本人身负重伤,于第二年病故。此事为天下人所耻笑,毛泽东同志将其评之为“蠢猪式的仁义”。宋襄公死后,宋国从此退出了争霸中原的历史舞台,而楚国则进一步向中原挺进,实际上已成为势盛一时的中原霸主。

观兵周郊,问鼎周室和楚晋邲(bì)之战。楚庄王,名叫熊侣,是楚穆王的儿子,楚成王的孙子,在位只有23年。庄王即位时尚且年少,毫无威望,故在庄王即位的当年,他的两个老师子仪和子燮(xiè)乘令尹成嘉率军讨伐群舒(在今安徽舒城、桐城境内)之机,在郢都内发动叛乱,挟持庄王出走,路过庐邑(今湖北南漳东北)时,被庐邑的戢黎和叔麇(jūn)诱杀,庄王得以脱险,回到郢都。面对这种稍有不慎就会招来杀身之祸的局面,年少的庄王表现出了非凡的智慧和超人的胆略。他采取了韬光以远祸,敛翼以待时的谋略,以便明辨是非,洞察忠奸。据《史记·楚世家》载,楚庄王即位的头三年,不仅没有发号一个政令,而且还整天左手拥着郑姬,右手抱着越女,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日夜寻欢作乐。同时,庄王还下令凡有进谏者,杀毋赦。当时,面对楚庄王的这种状态,首先站出来进谏的是大夫伍举,他跟楚庄王讲了个隐语,问庄王,“有一个鸟栖在山坡上,有三年了,不飞,不鸣,是一种什么鸟?”庄王回答说:“三年不飞,飞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伍举一听就知道了庄王的良苦用心,没再说什么话,退下去了。然而,楚庄王并没有就此而止,反而更加荒淫无度。又过了一段时间,大夫苏从进谏,庄王劈头问道,“你难道没有看到我的禁谏令?”苏从回答说:“如果用我的死能唤醒大王的明智,我心甘情愿。”楚庄王听后,立即“罢淫乐,听政”,诛杀了一批奸臣,重用了以伍举、苏从、戢黎为代表的忠臣。国中之人为此欣喜若狂。

楚庄王亲政后不久,即公元前611年,楚庄王三年,楚国发生饥荒,其西南边的几个少数民族,史称“群蛮”,在庸国(今湖北竹山县)的率领下发动叛乱,形势极为严峻,有人建议庄王迁都,大夫蒍贾反对,说我能去,敌亦能去,不若擒贼先擒王,集中兵力打击庸国。庄王采纳了蒍贾的建议,先以小股部队与庸军接触,佯败,迷惑庸军,以为楚军无防备,而后楚庄王亲率大军,乘快车赶到前线,会师于临品(今湖北丹江口市境内),一方面兵分两路,一方面联合秦、巴两国出兵相助,威慑群蛮与楚国订盟而退,使庸国陷于孤立,被楚灭掉。楚灭庸之举,不仅使庄王实践了自己的誓言,一飞冲天,一鸣惊人;同时还巩固了楚国的西南边防,以利于楚庄王全力北上争霸。接着,楚庄王又乘若敖氏族族长,时任楚国令尹的斗椒发动叛乱之机,一举铲除了自楚武王以来,一直掌控楚国军政大权的若敖氏族,进一步巩固了他的王权地位。再接着,庄王任用贤臣孙叔敖为令尹,纳谏从善,对内整肃纲纪,对外西联秦国,东灭舒国(今安徽庐江西)、蓼国(今安徽霍邱与河南固始之间),并强迫吴、越两国与其订立盟约,致使楚国国力和声威空间高涨。于是,楚庄王开始了他称霸中原的壮举。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地址:宜城市融媒体中心(宜城大道39号) 邮编:441400

联系电话:0710-4221100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工信部备案编号:鄂ICP备20009678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登记备案号:鄂新网备0304号

清廉宜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