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您所在的位置: 楚都宜城网 > 新闻 > 宜城新闻

【宜城融评】年轻干部当以“调研之风”应答“时代之问”

发布时间:2025-05-06 来源:楚都宜城网
   分享到:

融媒评论员 石玥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面对复杂多变的形势,年轻干部若仅凭“一腔热血”“闭门造车”,难免陷入“盲人摸象”的困境。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破解难题的“金钥匙”,更是年轻干部锤炼本领的“必修课”。唯有大兴“调研之风”,方能拨开迷雾,找准症结,在时代的浪潮中行稳致远。

“身”入基层更要“心”至基层。调查研究不是“走马观花”的“打卡式”走访,也不是“蜻蜓点水”的“盆景式”观摩,而是身心的双向奔赴。年轻干部若只满足于“隔着玻璃看”“围着桌子谈”,难免沦为“井底之蛙”,实践的观点、生活的观点无从体现,管中窥豹只见一斑。真正的调研,当是眼睛朝下,以“脚下沾泥”的踏实、“刨根问底”的执着,走进“田间地头”、深入“街头巷尾”,从群众的“牢骚话”中听“真需求”,从基层的“棘手事”中找“突破口”。唯有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才能让调研成果“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真正成为决策的“源头活水”。

“问题导向”更需“解题为要”。调查研究贵在“有的放矢”,不能止步于“发现问题”,更要聚焦于“解决问题”。若调研沦为“纸上谈兵”或“束之高阁”的报告,便成了“无的放矢”的“空对空”。年轻干部当以“刀刃向内”的勇气,直面矛盾“揭短亮丑”,以“解剖麻雀”的耐心,层层剥开问题外壳,用“钉钉子”精神,将对策从纸上落到地上。既要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粗放,也要警惕“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短视,以系统思维织密“制度之网”,以靶向发力打通“梗阻之结”,让调研真正成为推动工作的“助推器”、化解矛盾的“润滑剂”。

“久久为功”更胜“一曝十寒”。调查研究最忌“一阵风”“运动式”,年轻干部须摒弃“完成任务”的功利心态,将调研作为“终身课题”融入日常。既要有“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又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带着感情找问题,带着责任寻良方,与群众“同坐小板凳”,于“后院角落”见真章,让调研从“一时之事”变为“一世之习”,用“抓铁有痕”的毅力、“滴水穿石”的恒心,破解“调而不研”“研而无果”的矛盾困境,真正让调研之风“吹皱一池春水”。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地址:宜城市融媒体中心(宜城大道39号) 邮编:441400

联系电话:0710-4221100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工信部备案编号:鄂ICP备20009678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登记备案号:鄂新网备0304号

清廉宜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