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钟军 张尚东通讯员梁梦报道:3月5日,是第62个“学雷锋纪念日”,也是第26个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清晨7点,记者在小河镇朱市社区的“爱心粥铺”看到,10多名青年志愿者与“爱心粥嫂”方丹一起,为孤寡老人和残障人士免费发放爱心早餐。
2016年,“爱心粥嫂”方丹拄着单拐创办了宜城市第一家“爱心粥铺”,为孤寡老人、环卫工人等提供免费早餐。9年来,她已累计送出免费早餐7万余份,用一碗碗热粥温暖了无数人的心。
“以前,我吃过不少苦,得到了社会的帮助。现在有点能力了,希望通过爱心粥帮助更多有困难的人,回馈社会。”方丹朴实的话语中,透露出她对这份事业的执着与热爱。
孤寡老人夏新玉已经在粥铺吃了2年的免费早餐了,她感慨道:“方丹把我们照顾得很周到,粥铺就像我们的家一样。”
在方丹的感召下,30多名志愿者先后加入“爱心粥铺”,不仅帮助粥铺日常运营,还资助了6名困难学生圆梦大学。志愿者杨邦芝说:“方丹行动不便都能献爱心,我也能献这份爱心。”
在志愿服务现场,宜城市供电公司志愿者王四平正在检查粥铺用电设备,排查隐患,保障粥铺正常运转。据了解,过去粥铺的炉灶和线路十分老旧,影响了早餐的品质和效率,也限制了提供早餐的数量。后来在宜城市供电公司的帮助下,液化气灶改成了电锅炉,煮粥和蒸馒头的速度加快了,受助人群也扩大了。志愿者们也纷纷自发为粥铺支付电费,让这份爱心能够持续传递。
青年志愿者付文蕊说:“方丹姐的行为深深打动了我们,我们捐款捐物,自愿参加她的爱心活动,让雷锋精神和志愿服务精神传承发扬。”
一碗热粥,两个馒头,几样小菜,看似简单,却饱含着浓浓的爱意。方丹和志愿者们的善举,如同冬日里的暖阳,温暖着整座城市,也诠释着新时代的雷锋精神。他们的行动不仅让孤寡老人和环卫工人感受到社会的关怀,更激发了更多人参与公益事业的热情。
(编辑:李梦竹 编审:陈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