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赵静 记者李明磊报道:为进一步引导广大青年学子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建设家乡,2024年8月,宜城举办了百名高校新生座谈会,为学子代表颁发“城市推介官”聘书,请他们做美丽宜城的“代言人”。正值新春佳节,首批“城市推介官”们已回到家乡,在过去的这一个学期里,他们是怎样履行“城市推介官”职责,在推介引才、政策宣传、信息对接等方面都做了些什么?看到宜城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新成就,他们又将如何发挥“城市推介官”作用,为自己美丽幸福的家乡代言?我们一起听一听他们怎么说……
自豪,家乡的面貌日新月异
华北电力大学学生 熊鑫宇
华北电力大学学生熊鑫宇:“青年是一个国家的晴雨表,人才更是一个城市的风向杆。宜城是一座历史底蕴深厚的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也充满活力,多条高速、铁路穿境而过,高铁站建设如火如荼,鲤鱼湖新区高楼林立,老旧小区改造焕然一新,休闲广场、城市小游园日益增多,还成功举办了汉江半程马拉松比赛。作为‘城市推介官’,在校期间,我发动同学们关注宜城发布微信公众号、楚都宜城网,分享机关事业单位和优秀企业招聘信息,推介文化旅游线路,搭建起家乡与学校之间的沟通桥梁,让大学生们体会到来宜城工作和生活是一种幸福感强、发展前景好的选择。”
振奋,家乡的就业空间活力无限
武汉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学生 李馨语
武汉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学生李馨语:“作为一名从宜城走出去的学生,我注意到近两年宜城出台了一系列极具吸引力的人才政策,为各类专业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与就业创业机会。今年回来后我看到宜城的发展日新月异,从新建成的四馆两中心,到将要通车的高铁站,宜城已驶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受聘‘校园招才大使’后,我时常向我的导师和同学宣传家乡的最新发展成果、各项支持政策及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美食美景,并热情邀请他们来宜城做客考察。”
荆楚理工学院学生 秦贤杰
荆楚理工学院学生秦贤杰:“成为家乡‘推介官’,我倍感荣幸,同时肩上也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我开始主动了解关注家乡发展。近几年,宜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产业化大步迈进,特色农产品远销各地,精细化工、装备制造等产业不断升级,吸引众多优质企业入驻,并且每个乡镇都有自己的优势、特色产业,尤其是人才政策、福利待遇力度非常大,诚意满满,宜城正在向更加开放、包容的方向发展。在学校举行求职双选会上,我主动向毕业的学长学姐们介绍家乡的就业创业政策、招聘信息、市情等,吸引更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来宜城就业创业!”
感动,期盼家乡的发展蒸蒸日上
中国海洋大学学生 肖奕萱
中国海洋大学学生肖奕萱:“我是中国海洋大学学生肖奕萱,去年暑假参加了百名新生座谈会,有幸成为宜城‘城市推介官’中的一员,家乡惜才、爱才的胸怀,让我备感欣喜和感动!因为对家乡的热爱,上大学后我经常在微信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平台分享家乡的美食、美景,在学校开展大学生就业茶话会上,畅谈家乡近几年的高速发展和引才政策。今年春节,我邀请同学来我们这里做客,带他们参观楚皇城遗址、张自忠将军殉国处纪念园,徜徉于鲤鱼湖之上,领略高楼林立、城市新区,欣赏万家灯火、灿烂星光,让他们亲身感受楚都魅力,扩大宜城知名度。”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生 杨佳怡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生杨佳怡:“每次回到家乡宜城,总有一种既熟悉又新鲜的感觉。这一次,我特意去了小时候常玩的汉江边,曾经的荒滩早已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片风景如画的湿地公园。碧绿的草坪上,孩子们追逐嬉戏;步道上,老人们悠闲地散步;江面上,几只白鹭掠过,映衬着夕阳的余晖,美得让人心醉。近年来宜城的交通更加便捷,民生项目日臻完善,作为一名宜城人,我深深为家乡的发展感到自豪。她不仅保留着历史的温情与烟火气,更以开放的姿态拥抱未来。大美宜城,不仅是我的根,更是我心中永远的骄傲!”
(编辑:闻俊 编审: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