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您所在的位置: 楚都宜城网 > 新闻 > 宜城新闻

【宜城融评】与好故事在笔尖和镜头前赴约!

发布时间:2024-11-08 来源:楚都宜城网
   分享到:
融媒评论员 李锋 楚亮
11月8日,第25个中国记者节如约而至。此刻,没有停歇,没有驻足,没有小憩,无数新闻工作者依然在走田埂、进车间,用心用情用力记录社会百态、书写时代之声。用镜头定格新时代之美,用真情书写新时代最美画卷,一个个好故事,一头连着千家万户,一头连着新闻人的执着坚守。
莺河连起幸福人家
披星戴月,采得百花成蜜糖。风雅颂,内化到华夏儿女基因深处的格调之美,长期以来,让我们日用而不觉。立足当下,信息高速增长,多元舆论环境、媒体融合格局、传播方式变革等都在指引着新闻人“以变应变”“以变制变”。一支笔,一台摄像机,四处奔波,品尝着人生百味,书写着生活点滴,创作出《新闻侧记:一次“集体回家”种下爱与发展的种子》《莺河连起烟火人家》《驻村头迎丰收》一篇又一篇“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新闻作品。穿荆蕀、踏落叶,仅以献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新闻策划为例,《幸福宜城 安居乐业绽芳华》通过一组组图文,折射出记者们定格的美好瞬间。
非遗火壶 “点燃”国庆
春风化雨,觅得人间好风景。内容为王,“七分采访,三分写作”新闻界这句经久不衰的行话,告诉我们,新闻素材是新闻内容的基础,在无数“小事”中提炼撰写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作品是新闻人神圣而光荣的使命,《秸秆生“金”》,记录着农作物秸秆从“田间地头”到“工厂车间”的全链条供应路径。移动为先,图文与视频一体化合成,找准点位策划,把握主旨谋篇布局,一丝不苟校对推送,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创于新,以新聚人,以新出彩,以新卓越,如《美景美食美酒美人|你知道古诗词中宜城有多美》,把诗意融入生活、把生活化作诗意,平民文化和楚文化的碰撞完成了田园牧歌式的再造与复兴。
秸秆生金
款款独行,踏平坎坷成坦途。记者节是中国仅有的5个以职业命名的节日之一,媒体人“不是在采访,就是在采访的路上”,在路上,是日常状态,更是最美姿态。恰如“好记者讲好故事”所言,最好的作品永远是下一篇,往返于街头巷尾,奔走在泥泞的田野,《非遗火壶 “点燃”国庆》《从筐到磅,再到电商,祖孙三代瓜农的“甜蜜事业”》《宋玉与宜城同在!》。星空不负夜行人,一代代新闻人追风赶月的路上,未言累、不言弃,一鼓作气,勇攀高峰,只为寻觅“平芜尽头”的春山美景。
记者 记着
文以载道,文以佐治。翻阅史册,洪仁玕《资政新篇》设立新闻官的畅想,梁启超《新民丛报》的疾呼,张季鸾《大公报》的实践。一代代新闻工作者似“旗手”,如路遥、陈忠实一样创作,沉浸式蹲点调研,书写出有深度的新闻作品。甘当观察时代风浪变化的瞭望者,与风同行,追风而行,或风景秀丽,或诗情画意,或奇妙绝伦。寻一处“最美拍摄点位”,保持对新闻事业的热爱,用温度和情怀记录时代,《记者,记着》定格美好瞬间,留下专属“新闻人”的独家浪漫记忆。 
(编辑:闻俊 编审:余倩)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地址:宜城市融媒体中心(宜城大道39号) 邮编:441400

联系电话:0710-4221100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工信部备案编号:鄂ICP备20009678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登记备案号:鄂新网备0304号

清廉宜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