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您所在的位置: 楚都宜城网 > 新闻 > 宜城新闻

【非遗之声】非遗传承人易付成:薪火淬匠心

发布时间:2024-08-16 来源:楚都宜城网
   分享到:
本网讯记者刘妙然 范东婷报道:在宜城市南营街道老街菜市场,有一个与铁锤和火炉为伴的男人,他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铁技艺的代表传承人易付成。他用一生的坚守诠释着“钢铁锻意志,薪火淬匠心”的真谛。
在南营老街菜市场易老大铁匠铺里,一块通红的铁条放在铁砧上,抡锤子,持钳子,炉火呼呼,锤声叮当,火星四溅。
鼓风机一开,风进炉膛,火苗直蹿,今年56岁的打铁师傅易付成正在火炉前面忙碌着。世代相传的打铁技艺让他从小就耳濡目染,他从16岁开始跟父亲学习打铁手艺,烧火、锻打、淬火、打磨……—干就是40年,在他的手中,铁块经过千锤百炼,最终化作一件件精美且实用的铁器。
易付成说:“初中毕业了以后,16岁就跟着父亲在家学手艺,因为这个手艺是祖传下来的,开始学的时候也确实很辛苦,最开始学打铁时经常性的磨出手泡,四处溅的火花烫的胳膊都结痂,永远都留着疤。”
在易付成看来,打铁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更承载着宏扬传统文化的重任。他深知,要让这项古老的技艺得以延续,就必须让它适应现代的生活方式。
易付成:“现在做铁匠要长期生存下去,就要与时俱进,我们也新添置了汽锤,连风箱也换上了鼓风机,另外还用上了电砂轮,电焊机,我认为打铁不仅是一门手艺,更是一项优秀的传统文化。”
打铁既脏又累,一年四季窝在一个小作坊里,终日烟熏火燎,虽说吃的是技术饭,干的依然是力气活。打制一件铁器,要经过选材、烧火、锤打、淬火和打磨等十多道工序,才能制作完成,每道工序都十分讲究,而火候的掌握,就要靠铁匠的眼力和经验。生起火炉、烧红铁块、抡起锤子、千锤百炼……这是易付成重复了四十年的打铁动作。
易付成:“我会守着这个摊子,守着这门手艺,到时候让我的儿子继承下去,同时我也希望通过媒体关注报道后,找到喜欢这门手艺的年轻人来学习,我将毫无保留的免费教授他们这门手艺,让这个手艺永不失传。”
(编辑:闻俊  编审:余倩)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地址:宜城市融媒体中心(宜城大道39号) 邮编:441400

联系电话:0710-4221100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工信部备案编号:鄂ICP备20009678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登记备案号:鄂新网备0304号

清廉宜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