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您所在的位置: 楚都宜城网 > 新闻 > 宜城新闻

【宜城融评】弘扬敬老美德 让孝善文化蔚然成风!

发布时间:2023-10-24 来源:楚都宜城网
   分享到:
评论员李锋 楚亮
年年逢重阳,岁岁添吉祥。千百年来,由敬老衍生出来的孝善文化早已内化于我们心灵最深处,到了日用而不觉的程度。从史铁生笔下“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都有过母亲的脚印”到贵州第一孝子刘秀祥背着母亲上大学,从《酒干倘卖无》到洛阳女孩张白鸽扛起75岁养父天安门广场看升旗,他们用实际行动赓续孝善文化,让敬老传统美德薪火相传。
秋光怡人思故园花黄。九为阳数,九九重阳,每逢重阳节,如王维诗里“遍插茱萸少一人”意境,在外游子思乡怀亲之情跃然纸上。与王维同时期的孟襄阳,则相对显得更纯粹自然,蟹肥菊香,一边赏菊,一边饮菊花酒,“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一副田园秋色图映入眼帘。走过火热夏日,秋之静美如约而至,此刻,我们大有“僧敲木鱼经久,顿悟不过转瞬”的阔达与恬淡,工作之外,还有生活,特别是家庭生活。角色之下,还有自己,作为家里不可或缺的一员。所有事业成就,不过是柴米油盐之上耀眼的光华,最质朴的还是慈母的唠叨,严父的教诲。倚门父母,虽仍“老骥伏枥”,其志多半在千里之外的儿孙身上。故园黄花,家乡的一草一木在天涯游子想来都是一种美的极致。
秋风送凉登高赏海天一色。敬老与孝善如硬币的一体两面,从《道德经》“六亲不和,有孝慈”到《国语·楚语上》“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从秦朝特别推崇的种树书到魏晋时期的《陈情表》,从千叟宴到整修颐和园,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敬老传统一脉相成,延续至今而越发光大。当下,老年节颇富人情味,抽时间陪父母走进大自然,同赏海天一色美景,漫步田间地头,共享秋收之乐。恰如歌曲《常回家看看》所述,天伦之乐不在于财富荣耀,更在于几代人依偎守候。立足脚下,展望未来,并肩携手让《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立法本意入心入脑,我们一定能在日趋老龄化的社会培育出鲜艳的“敬老花”。
慈母倚堂门游子行天涯。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儿行千里母担忧,乡土中国有“父母在,不远游,游则有方”的古训,这里的“方”,可以理解为方位、方法,其中方位是地点,而方法是指的傍身的技艺。今天,虽然生活节奏日益快捷,但“手机里的千言万语,依然抵不过一顿饭的陪伴”,与家人围炉吃饭才是真正的人间烟火气。春节、麦收、中秋,如一种刻进基因深处的图腾一般,这些节令许多职场白领都会不约而同的返乡,因为这是一本再简单不过的亲情账。父母在,我们还知道归程;父母在,我们还能享受年轻的感觉;父母在,我们还有心灵的栖息地;父母在,我们还有肩膀可以依靠。百善孝为先,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孝顺父母长辈是子女们应尽的责任义务。情暖重阳,你我齐心,让孝善文化蔚然成风!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从各类老年保健品市场日趋规范化到网红“一笑倾城、秀才”爆火直播平台,老有所乐已经破题。让我们一起传递孝善文化,常怀饮水思源之心,常怀敬老爱老之情,践行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邻里守望,敲门问候,结对帮扶,关注独居老人健康,有困难搭把手,有喜悦多分享,有烦恼多排解,共同营造温暖有爱的社会氛围,让每名老年人都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点滴汇江海,厚德可载物,一撇一捺见真章,相信全社会一起工笔细描,一定能勾勒出最美的为霞满天、人间晚晴图卷。
(编辑:李梦竹 编审:杜道兵)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地址:宜城市融媒体中心(宜城大道39号) 邮编:441400

联系电话:0710-4221100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工信部备案编号:鄂ICP备20009678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登记备案号:鄂新网备0304号

清廉宜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