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您所在的位置: 楚都宜城网 > 新闻 > 宜城新闻

【宜城融评】留才先留心 宜城有点甜

发布时间:2023-04-13 来源:楚都宜城网
   分享到:
融媒评论员 李锋
"人才"二字,寥寥数笔,却是活力之源、创新之核、发展之要、强市之基,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
党的二十大报告鲜明指出,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求贤若渴,不拘一格,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
击鼓催征,奋楫扬帆。展开宜城经济社会发展的壮美画卷,宜城人才工作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伟大实践,正在楚都大地火热展开,呈现出精彩纷呈的人才工作图景。
日前,"万事皆‘宜’‘城’心如意"青年人才交友联谊活动在楚宜青创园举行,为青年人才搭建起一座敞开心扉、展现自我、结识良友的"鹊桥",宜城留才留心的良苦用心可见一斑。
亮出重才的"宜城态度"。宜城市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省委和襄阳市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精准把握四个"度",着力构建"如鱼得水、如鸟归林"的一流人才创新生态,让人才"第一资源"引领发展"第一要务",激发创新"第一动力",全力助推襄阳构建高质量发展的人才矩阵。
亮出重才的"宜城力度"。2022年,宜城成功入选全国青年发展型县域试点;2022年,宜城有2个项目分别入选襄阳"隆中人才支持计划"A类和C类;这一年,宜城有2人荣获"襄阳市优秀人才"、1家单位和1名个人分别荣获"襄阳市人才工作先进单位""襄阳市优秀人才工作者"。
亮出重才的"宜城温度"。 宜城聚焦各类人才干事创业需求,营造良好人才生态,实现"增人数"和"得人心"有机统一。
当前,全国各地出台招揽人才政策,不少地方密集出台系列引才聚才举措,网红版"夺人大战"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宜城的暖心之举,可谓是既"留身"更"留心"。
让人才"安身"。无论怎样好的城市,怎样好的待遇,怎样好的岗位,人才流动都是不可避免的,是自然流动的正常现象。留住人才也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而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需要一套较为完善的机制保证。因此宜城把人才放在优先位置,从职务晋升、表彰奖励、经费落实等多方面加大扶持力度,营造出人才创业有机会、人才干事有舞台、人才发展有空间、人才贡献有奖励的良好环境。
让人才"安业"。 "鞋子合适不合适,脚最清楚。"若刘备当年只有重金相许,没有三分天下的事业,诸葛亮又怎会出山?与其一味抱怨"水往高处流",不如反思自身人才工作环境是否存在"色差"?真正长远的激励,是给人才提供一个发挥价值的平台。因需设岗,因岗招才才能真正实现"人岗相适",只有在自身特长领域"游刃有余",才有更有获得感。宜城努力为各类人才干事创业搭建平台,真正让各类人才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事业能出彩,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形成集聚效应。当然,还有有效激励,宜城不断营造良好的用人环境,吸引更多的人才流入、留住,做好精神激励和工作激励,真正让人才在服务地方发展中实现价值"双赢"。
让人才"安心"。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只有用好用活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宜城一方面加强对人才的日常培养,针对人才的特征、能力、岗位要求采取个性化、多元化的培养,帮助其建立职业发展规划,增加核心竞争力,通过多种培养模式,让人才有更多用武之地。另一方面竭力保持人才队伍稳定,坚持用事业、用环境、用感情留住人才。
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宜城除了提高城市的硬实力外,也很注重对人才的服务和关心。
在"得人才者得天下"的今天,什么才能吸引人才的目光?在笔者看来,打出情感共鸣和人文关怀这样的"感情牌"才是制胜的法宝。
近年来,宜城面向全国引进紧缺人才,持续加强教育、卫生人才队伍建设,2022年引进教师179名,医疗卫生人才170余人,其中硕士研究生15名。越来越多的人才涌向宜城,不仅只是看中了宜城的发展势头,更主要的还是在于宜城能和人才"同频共振",引起情感共鸣。当然,"北上广"这样的传统一线城市依旧华灯璀璨,但对于新一代的年轻人来说,或许多了那么一份疏离感,少了些吸引力。
除了情感上的共鸣,人文关怀也能够带来更多的城市归属感。今年宜城举办多长文旅活动,让广大年轻人感叹 "归属感强,烟火气十足",这是很多年轻人喜欢宜城这座城市的重要原因。所以,要想赢得新时代人才的青睐,宜城在建起一座座高楼的同时,没有忘记完善服务功能,没有忽视提升人才待遇,有了肥沃的"发展土壤",何愁他们不在宜城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让"良禽"择木而栖、"金凤"高唱枝头。奔跑中的宜城正在用行动向青年人才发出诚挚邀请:加入吧!让我们一起建设千亿级、示范市、小康城!
与其在"北上广"忙得脚不沾地,还不如来宜城,或许这里的开放包容、这里的宜居宜业,更对新人才人才的胃口。
"留人"先"留心",一个能引起情感共鸣、展现更多人文关怀的城市,才是人才的首选之地,放眼全国"引才",不拘一格"用才",牵根红线"暖才",用心用情"留才",我们宜城真的有点甜!
宜城求贤若渴的态度极其"圈粉",宜城用人文关怀释放自己的城市魅力,必将成为更多人才想要去到的"诗和远方"。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地址:宜城市融媒体中心(宜城大道39号) 邮编:441400

联系电话:0710-4221100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工信部备案编号:鄂ICP备20009678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登记备案号:鄂新网备0304号

清廉宜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