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您所在的位置: 楚都宜城网 > 新闻 > 宜城新闻

【奋进正当时】宜城:做足“早课”抗旱不慌 赢“烤试”保秋粮

发布时间:2022-08-24 来源:楚都宜城网
   分享到:
本网讯记者李锋 通讯员吴运明 罗成报道:“今年谷子见收时,我们一定要感谢党员干部为我们农民送来的‘救粮水’”……8月23日,看着从机井抽取的潺潺流水奔向自家农田,小河镇曾洲村村民胡思奎松了一口气。
正是由于宜城统筹调度,提前做好提水灌溉和抗旱的准备,使得今年宜抗旱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并取得好成效。
7月以来,宜城市持续高温少雨,超过35℃天数达32天,降雨量偏少四成,突破有气象记录以来历史极值,给当地农业生产带来巨大挑战。面对罕见旱情,宜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各部门密切配合,全力抗旱保丰收、保生产、保民生、保安全、保稳定,最大限度减轻旱灾造成的损失,确保粮食绝对安全、农业稳步增长。
抗旱工作早安排。早在5月初,气象部门发出夏季降雨偏少预警,市委、市政府就开始未雨绸缪,及时制定抗旱应急预案,启动防范应对措施。组织召开长渠、蛮河灌区灌溉协调会,制定调水方案,严肃用水纪律,科学合理调水。8月上旬,启动抗旱Ⅳ级应急响应,动员全市上下引客水、打机井、增泵站。科学部署、强化措施,是抗旱救灾工作取得成效的基础。副市长周斌说:“宁可党员干部多累一点,也要让群众心里踏实一点,要切实保障人畜饮水、农作物灌溉用水需求。”
灌溉水源早调度。优先解决群众农业用水问题,是当前宜城最大的民生。宜城充分发挥骨干水利工程在抗旱中的重要作用,大插期间,长渠灌区一改以往先头水后尾水的传统做法,首先开闸供应灌区末端的郑集镇栽秧用水,再供应灌区首端的小河镇用水,确保了水稻栽满种足。抗旱期间,宜城又统筹调度市管大中型及镇管小型水库、堰塘水源,累计开闸放水6400万立方米,确保了散苗用水和旱作物需水。积极协调石门集水库、清凉河补水宜城蛮河、长渠,共引调水1800万方,有力保障宜城长渠灌区18万亩水稻灌浆期补水。
抗旱潜力早挖掘。面对持续发展的旱情,宜城采取一系列措施保障抗旱水源,挖掘灌溉潜力,开动一切灌溉设施,调动一切灌溉机具,全力投入到抗旱保秋工作中。向抗旱工程挖潜力。全市共组织疏浚渠道506公里,整治堰塘179口,整修、新建机井(泵站)200余处,投入抗旱水泵2500余台套,让每一滴抗旱水能集尽集、能用尽用。向人工增雨挖潜力。共开展增雨作业10次,发射火箭弹100余枚,增加降水量50毫米,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旱情。向用电保障挖潜力。宜城市供电公司针对盛夏电力供应紧张、拉闸限电局面,“宁可机关企业多让一点,也要让抽水抗旱用电有保障一点”,优先保障抗旱抽水用电。向应急抗旱泵站挖潜。“宁可财政多出一点,也要让群众多收一点”,及时安排财政资金,支持荣河应急抗旱泵站提水,已累计提水1000余万方。
抗灾技术早落实。宜城农业农村部门印发《农作物高温热害防御技术措施》《水稻高温热害预防措施》等文件,指导群众防范高温热害。制定分作物、分品种、分产业的抗旱救灾技术方案,组派11个工作组、200多农技人员深入一线开展技术指导和生产帮扶,确保各项抗旱防灾技术落到田地。
农业保险早预赔。组织镇村及时向保险公司报险,相关农险承保企业第一时间深入现场核灾查损,对部分受灾严重的实行预赔,预计赔付600万元以上。
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投入抗旱资金1792万元,投入抗旱人数97209人次,投入各类抗旱设施40289台套,抗旱浇灌面积62.63万亩,解决饮水困难群众356人,挽回直接经济损失3000余万元。
喜迎二十大,稻香庆丰收。预计今年宜城秋粮总产可达8.42亿斤,比上年的8.35亿斤增加0.07亿斤;全年粮食总产可达13.2亿斤,比上年的13.02亿斤增加0.18亿斤。
(编辑:闻俊  编审:谢丛阳)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地址:宜城市融媒体中心(宜城大道39号) 邮编:441400

联系电话:0710-4221100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工信部备案编号:鄂ICP备20009678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登记备案号:鄂新网备0304号

清廉宜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