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 风 汉 韵 之 二 十 六
铜 镜
这是西汉中期的四乳四螭纹铜镜(鹏程公司M2:1),镜背面中间是鼻形纽,纽外围是四个乳钉纹,乳钉纹之间是四个蟠螭纹。
这是东汉时期的四神兽规矩纹镜(郑集槐云一组征集,直径16.4,厚0.3厘米)镜面较凸,背面:中间为圆纽;纹饰可划为三个区域,内区为乳钉纹钮座,中区为主题花纹为朱雀、玄武、青龙、白虎四神兽和规矩纹,外区为草叶纹和鸟兽纹(国家一级文物)。
东汉“长宜子孙”铜镜(直径22.7cm,边厚0.7cm,重1285克,宜城璞河赤湖台包子征集)镜背面:鼻形钮,钮外围为四柿蒂纹钮座,其间铭文四个,为:“长宜子孙”,钮座外为内向八连弧纹,连弧纹外饰两周放射纹,其间夹一周三角云雷纹(国家二级文物)。
“长宜子孙”意思是祈求子子孙孙能长久地过上美好、安稳、富裕的生活。古今往来,凡为长辈概莫能外。但往往事与愿违,那些不事生产的子孙们,很快坐吃山空,再富裕的家庭也不可能让他们长久地坐享其成。此等教训,不胜枚举。因此,我们现代的长辈要从小培养子孙们自立、自强的人格,不屈不饶的品性,要让他们树立“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的观念。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实现“长宜子孙”。
西汉铜灯(高35.3 、盘径18.5厘米。1977年1月郑集雷家坡M4:1出土):浅盘,盘底中间有一灯芯柱,高柄,大喇叭形圈足。柄中有一圆箍。
西汉立鸟铜熏(高22.2、盘径19厘米。1992年8月鄢城跑马堤M9:4出土):镂空博山炉盖,子口内敛,扁圆腹,柱状柄,下承圆盘。盘敞口,斜壁,平底。炉盖上立一凤鸟,鸟立于三个柿蒂形花瓣之上,从花瓣外伸分别镂雕三组变形凤鸟纹,鸟身纹饰刻划清晰。
铜熏是用来香薰的器皿,最初是为了香薰衣物,消除疲劳和驱散蚊虫。汉代以后,其用途也从一种实用器物,逐步转变为陈设或把玩的观赏品。
博山炉是汉晋时期常见的焚香所用的一种器具。它因盖呈山形,而且山形重叠,并雕有飞禽走兽,象征传说中的海上仙山——博山而得名。当炉内燃烧香料时,烟气从镂空的山形盖上散出,有如仙气缭绕,给人以置身仙境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