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 风 汉 韵 之 二 十 四
青铜生活用具
国家的统一,社会的安宁,极大的促进了秦汉时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人们的日常生活也日益丰富多彩,他们既追求生活的质量,同时也追求生活情趣,如青铜镜,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制作的工艺上,都远远超过前一个时期。此外,还出现了一种新的用具香薰。这些都说明秦汉时期人们的生活状况较前一个时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青铜镜也叫照子,其前身就是我们前面看到的青铜鉴,传说是黄帝发明,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青铜镜出土于甘肃和青海齐家文化的墓葬中,距今已有4000年历史了。但无论是镜的形态,还是制作工艺,都显得极为原始。而真正地用青铜磨光做镜子照面,当始于商周时期,流行于战国,到汉代则制作更加精致,纹饰更加精美,直到清朝,铜镜最终被玻璃镜所取代。
自汉代以后,青铜镜常被用作爱情的信物而互相赠送,因此也就演绎出了“破镜重圆”这个典故(该典故出自南朝末年,陈朝太子舍人徐德言与妻子乐昌公主害怕因国家灭亡后,夫妻二人不能相聚,就将一面铜镜摔破,与妻子各执一半,并相约第二年正月十五将破镜卖到京城的市面,以此来探访对方的踪迹。陈朝灭亡,公主被隋越国公杨素掠入家中作妾。第二年正月十五,徐德言按期来的京城,看到市面有一个老头正在高价卖一块半边镜,遂拿出自己所藏的半边与之相合,老头就告诉了他妻子的下落,徐德言即题诗一首:“镜与人俱去,镜归人不归,无复嫦娥影,空留明月辉”请老头转交,乐昌公主见诗后痛苦不吃饭。杨素知道后,立即召见徐德言,将乐昌公主归还于他,他们相偕回到江南终老而死。)。直到今天,我们仍用“破镜重圆”来比喻夫妻失散或决裂后又重逢和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