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张尚东 谢子恒通讯员肖银桥报道:6月18日,宜城市流水镇黄湾村友强农场内一派繁忙景象,农场负责人赵友强正组织人力将金蝉幼苗植入400亩荒滩的林木之下,开启了为期20多天的金蝉“种”植。
养殖技术员梁中义介绍道:“这些金蝉卵枝经过人工精心孵化后,孕育出的小蝉苗就可以被‘播种’到林地里。它们会自然地钻入土壤,吸附于树根吸取养分,历经24个月的成长周期后破土而出。首年收获可望达到每亩5000只左右,市场价值约1万多元,而剩余的会在次年继续产出,预计每亩地年收入可达万元以上。”
赵友强2014年在养鸡时偶然发现金蝉的食用价值与市场需求,便萌生了规模化养殖金蝉的想法。经过多年自主研发与培育技术的积累,他透露:“我们起初通过自然留种繁殖,但效率较低。近年来,我们转向精细化种植,并对这片荒滩进行了全面改造,以提升树木的生长环境和金蝉繁育条件,这一转变从去年20多亩的成功试种中得到了验证,预估今年总收入可超过20万元。”
展望未来,赵友强信心满满:“金蝉养殖在两年后将进入丰产期,每亩地保守估计可带来9000至1万元的收益,甚至有可能超过2万元。这片原本荒芜的土地,因金蝉养殖而焕发新生,实现了生态与经济的双重收益。”
(编辑:余倩 编审:艾淑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