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您所在的位置: 楚都宜城网 > 新闻 > 宜城新闻

不唯“帽子”重“里子” 一场城市与人才的“双向奔赴”
——宜城市2025年校园招聘会暨城市推介会侧记

发布时间:2025-04-29 来源:楚都宜城网
   分享到:

本网讯记者谢子恒 张尚东通讯员赵静 闫婷报道:汉水照天碧,楚山插云青。

当首夏的清风吹过汉江,千年古都执礼南下,带着求贤若渴的诚意叩响江城炽热的湖畔。4月27日,宜城市“招才引智”专列整装再发,载着全市63家企事业单位362个岗位来到湖北工业大学,隆重举办“‘宜’见倾心‘城’心爱才”校园招聘会暨城市推介会,以一座城的诚意,向广大英才发出真情邀约。

活动现场

从“追名”到“追需”,专业与产业更咬合

此次招聘活动坚持以实际实用为导向,聚焦县域经济主导产业发展需求与高校专业匹配度,破除唯名校、唯学历倾向,让人才招引更务实、更精准、更有效。湖北工业大学新材料、机械制造等优势学科,与宜城百亿级化工新材、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深度咬合,湖工大多名老师曾在宜挂职任科技副市长,宜城每年为湖工大输送大量生源,双方在人才联合培养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合作潜力巨大、空间广阔。

招聘会现场,湖北东方化工有限公司、湖北宝乾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湖北胜芯动力电池有限公司等高新技术企业展位前人头攒动,大批工科学子驻足咨询、投递简历。企业招聘负责人详细向同学们介绍岗位要求、职业发展路径,解答薪资待遇、工作环境等问题,现场互动频繁,气氛热烈。

湖北东方化工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李加军介绍,作为国有化工企业,公司人才发展通道完善,部分岗位年薪最高可达40万,还提供六险一金、住房补贴、餐补等福利,员工更可享受宜城“1+3”人才政策。当天该公司便与10多人达成就业意向,部分学子直接现场签约。

“这里的企业都是非常优质的企业,也提供了很优质的岗位,我今天已经跟东方化工签约了,他们的企业文化和岗位与我的期望所匹配,同我的专业方向相契合,我对今后的职业规划有很大期待。”武汉理工大学毕业生邓秋颖说。

从“出走”到“回乡”,返乡创业就业意愿更强

“我是一个在汉江边长大、带着乡愁与绿色梦想返乡的创业者,也是湖北绿鑫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始人。今天,站在这里,我既是一名企业家,更是一名家乡的‘代言人’!”随着湖北省高层次人才、海归博士熊炜的深情呼吁,招聘会现场迎来阵阵掌声。熊炜从为什么选择回宜城、到宜城如何成就绿鑫,分享了自己的创业故事,再现宜城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真抓实干帮助企业在技术、资金、人才等多重压力中突出重围,最终让“绿鑫模式”引领全国的过程。宜城市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全力托举人才成长的决心和优厚的人才政策,更坚定了在场学子扎根宜城施展抱负的信心。

为引导在外人才关注家乡、回到家乡,宜城市积极实施人才回流计划,在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工程大学等高校线上线下建立了一批“学子归巢”联络站,以家乡之名邀请在外人才做家乡建设的“筑梦者”“代言人”。活动现场,在千余名学子的见证下,宜城市湖北工业大学‘学子归巢’联络站正式揭牌成立。联络站站长朱梦琪说:“这次招聘会岗位类型丰富,宜城城市推介让我眼前一亮。家乡的发展规划和扶持政策,让我看到了回乡就业的广阔前景。作为本校‘学子归巢’联络站站长,我会向身边的同学讲述宜城故事、传递宜城声音,邀请他们一起为家乡的发展贡献青春、智慧和担当。”发自肺腑的话既体现了对家乡发展的认同,也彰显了“学子归巢”活动在高校中的辐射效应。

此次招聘会还邀请了宜城市“招才大使”“城市推介官”及武汉市宜城商会代表参加了活动,“过去总想着留在大城市,但这次看到家乡的推介,宜城‘南经开’‘北临港’发展势头猛进,小河港通江达海,高铁站也即将建成通车,突然发现舞台不一定在远方!”2024年华师招聘会上聘请的校园招才大使李心怡说。据统计,当天共有400余名宜城籍在汉学子参加活动并登记回乡就业意向。

从“被动参与”到“主动发声”,宜城城市知晓度更高、美誉度更好、影响力更大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高校揽才,更是一次城市推介,不仅向广大青年学子全方位介绍了宜城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如诗如画般展示了楚国古都的文化风貌和美食美景,教育、卫生、企业等重点领域还从人才引进计划、薪资福利待遇、职业发展路径和生活保障等方面,宣传推介了宜城市引才育才留才用才的一系列创新性、吸引力强的人才政策。同时,现场还精心设置了创业就业和人才政策展示墙、城市体验专区、打卡地,对青铜器、漆器、玉器等文物和参会企业优质农特产品进行展示,让青年才俊现场感受城市发展魅力和宜城尊才爱才、重才惜才的诚意。

武汉纺织大学的大四学生李新月关注到国家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大力支持,加上宜城优厚的人才政策和补贴,让她果断投递简历。“今天了解了宜城的相关政策,我觉得非常给力。我是一名襄阳人,距离宜城开车只需要四十分钟,所以我就想着来试一试,看看有没有机会。”李新月说。

当前,宜城市正全面迭代升级“1+3”人才政策。凡是来宜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符合条件的每人发放3.6-18万元生活补贴;到宜城创业的青年才俊,可申请最高20万元的创业贷款担保;到宜城求职探访研学的学生、专家,免费入住人才驿站;在鲤鱼湖畔精心打造“蓝领公寓”,为企业引进人才提供“友好房价”,并配套学校、医院等完备设施。

宜城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胡宗华介绍,医院此次带来了25个工作岗位,却收到50多份简历,远超预期。硕士以上学历的大学生签订协议后,除享受医院的安家补贴,还能获得宜城市人才引进的生活补贴,开放有力的人才政策,让宜城成为大学生就业的热门选择。

招聘会的热烈反响,不仅展现了青年学子对宜城发展前景的充分认可,更凸显了产教融合在人才战略中的关键作用。

“本次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等90个优质岗位参会,既为高校学子提供施展抱负的教育舞台,更希望通过岗位推介传递我市‘以教育聚人才、以人才兴教育’的发展理念。”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吴国说:“接下来,我们将持续完善人才培养、晋升、保障机制,让更多青年人才在我市教育沃土上扎根结果,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

据统计,活动当天共吸引近1200名学子到场,712人达成就业意向,其中本科生423名,硕士研究生289人。

发展风正劲,筑巢引凤来。汉江临泛映照高质量发展的星光、千年古都见证奋斗者的足迹,宜城这座圆梦之城必将以她独特的魅力和满满的诚意,让每一份才华都绽放异彩,让每一次选择都成就非凡,期待与您共绘宜城的璀璨未来!

(编辑:李梦竹  编审:陈澄)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地址:宜城市融媒体中心(宜城大道39号) 邮编:441400

联系电话:0710-4221100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工信部备案编号:鄂ICP备20009678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登记备案号:鄂新网备0304号

清廉宜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