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您所在的位置: 楚都宜城网 > 部门联办 > 楚都文艺

楚 国 简 论(之三)

发布时间:2016-05-31 来源:
   分享到:
    

5、楚国兴亡录

依照先秦典籍和古文字资料记载,楚人为“帝高阳之苗裔",是所谓“祝融八姓”中芈姓的一支。殷商末年,由首领鬻熊率领,投附周人。周成王时,封鬻熊之后熊绎为楚国君主,居丹阳,傍荆山,成为西周王朝体系中一个子、男一级的小国。约在西周后期,楚、周关系已日益疏远。楚人为摆脱周人的压力,逐渐南徙,谋求独立发展。熊绎建国都于丹阳(今南漳县境内),率众在“号子男五十里”的狭小之地辛苦劳作,艰苦度日。《左传.昭公二十年》记其事:“先王熊绎,辟在荆山,筚路蓝缕,以处草莽。跋涉山林,以事天子。”楚国此时尚处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迈进的门槛,虽清苦仍显向周天子尽忠效力,楚人对周天子尽的职分主要有三个方面:守燎以祭天、贡包茅以缩酒,贡酒弧棘矢以御王事。

楚人经过一个多世纪的惨淡经营,至熊渠时初露峥嵘。熊渠是熊绎第四代孙,是一位既有才识又有进取精神的君主,他整军习武,趁着中原动乱之机,开始了开疆拓土的进程。三苗早已归顺荆楚,熊渠把征伐重点放在西部和东部。在西征中,攻拓了庸国(今湖北竹山境内),拉开了拓疆序幕,在东讨中,楚人攻打了位于今湖北中部的扬越,势力推进至江汉平原。接着远征,攻打了位于今湖北鄂州境内的鄂国。

征战既后,楚国逐渐兴盛起来,真正立于诸候之林,熊渠离经叛道,分封3个儿子为王,镇守长江中游的3个要地。虽然在周王朝的压力之下,熊渠取消了3个儿子的王号,但楚国仍然在江汉平原扎稳了根基,并开始对中原虎视耽耽。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阳,历史进人春秋战国时代。平王三十一年(公元前740年),熊通为楚土之王,继续了熊渠的开疆拓土历程。公元前706年,楚国攻打姬姓诸候国随,并逼周天子晋升其爵位。遭拒绝后,熊通亲率大军再次征讨随国,大获全胜后,熊通自

称“楚武王",成为天下诸候中第一个敢于自己称王的国君。随后几年里,熊通先后征服了邓国(今湖北襄樊境内)、郧国(今湖北安陆境内)、权国(今湖北当阳境内)。武王晚年,楚人又攻占了东邻卢国、鄢国、罗国,西邻谷国,江汉平原东南的周围,以及南阳盆地东南的蓼国。文王继位,迁都于郢(今湖北宜城境内)。他继承武王遗训,先后占领了申、蔡、息等中原南部三国,打通了前往中原的道路。楚成王时,楚国在令尹子文的治理下更显强盛,楚国的大国声威真正建立起来了。

成王两传至庄王。庄王励精图治,终成霸业。庄王曾率领楚军,浩浩荡荡开赴伊水与洛水之间,对周天子耀武扬威。庄王武功之时.选拔孙叔敖实行文治,楚国出现了经济繁荣、文化灿烂的鼎盛局面。庄王于公元前597年在泌水大败晋军,饮马黄河后凯旋。庄王既没,共王继位,此时楚国开始走向衰微。鄢陵之战后,晋国抬头,历史上呈现晋楚争霸的局面。康王、灵王、平王、昭王之时,楚国进一步衰落。公元506年冬,吴、蔡、唐三国合兵攻楚,并陷落郢都,昭王仓皇出逃,申包胥人秦求救,秦王发兵。秦楚联军击退吴军后,昭王回到破败不堪的郢都,感伤满怀,与臣僚商议后,迁都长江北岸的今湖北荆州,都名仍为“郢”。

吴楚大战后,楚国经过8年的休养生息,逐渐恢复了元气。惠王时,历史进入战国时代。其间,楚国和诸候列国战战和和,并无大的建树,一直延续到简王、声王。公元前400年,韩、赵、魏合兵数次攻楚,向楚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楚悼王谋求富民强兵之道,任用吴起开始变法,并取得了成效,一时间,楚国兵强马壮,横扫中原,初露称雄之势。

威王后期,楚国成了七雄中唯一能与秦国抗衡的大国,疆土西起大巴山、巫山、武陵山,东至大海,南起南岭,北至今安徽北部,幅员空前广阔。“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楚国至此进入了最鼎盛的时期。

怀王未能把握好合纵连横的机遇,致使楚国在战国斗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楚国开始走下坡路。公元前321年春,秦大败楚于丹阳,秦军乘胜南进,夺取了楚汉中郡。此后,楚与列国争战各有得失,还于公元前306年攻下越国,扩大了版图,但总的来说,国力已不如前,顷襄王继位后,楚国每况愈下。公元前278年春,秦军对楚国国都发起总攻,并很快占领了郢。顷襄王东逃至今河南淮阳,建立新都陈郢,在庄辛的治理下,楚国又趋于安宁。考烈王时,迁都寿郢(今安徽寿春),春申君黄歇治楚25年,颇有功勋,楚国又有一些起色。

公元前246年,秦王政即位,随即开始统一全国的进程,诸候国纷纷割地事秦,但仍不能挽救灭亡的命运。在攻灭韩、赵、魏后,楚军于公元前224年大举伐楚,楚国只有招架之功,而无反击之力。公元前223年,秦军席卷淮北淮南,攻陷寿郢,俘获负刍,绵延800的楚国就此灭亡。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地址:宜城市融媒体中心(宜城大道39号) 邮编:441400

联系电话:0710-4221100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工信部备案编号:鄂ICP备20009678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登记备案号:鄂新网备0304号

清廉宜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