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您所在的位置: 楚都宜城网 > 部门联办 > 楚都文艺

楚 国 简 论(之四)

发布时间:2016-05-31
   分享到:
    

6、与宜城相关的小国

 罗国,罗国故城旧说在今湖北省宜城县西约20里处,相当于《水经•沔水注》“夷水”条所记夷水东南流出宜城西山后的“罗川城”位置。近人于研究古鄢水(夷水)的重新定位,得出新解,认为古鄢水(夷水)应是流经今宜城与襄阳交界地带,东南人汉。因而,位于古鄢水流出宜城西山后的北岸古“罗川城”(罗国故都)位置,当较流行说法稍北移,约在今襄阳县丁家集对岸一带。春秋初期,楚武王四十二年(前699),楚将屈瑕曾伐罗,结果大败。其后不久,约在武王末年或文王初年,罗人被楚迫迁出宜城西山东麓、地势险要的罗川城,而移居地势平缓、无险可守的汉晋枝江县境。晋初成书的《续汉书•郡国志四》荆州南郡“枝江”县下,司马彪原注:“故罗国",可以为证。据《汉书•地理志下》长沙国“罗”县下,颜师古(唐初人)注引应劭(东汉末期人)曰:“楚文王徙罗子自枝江居此",则更是远迁至数千里外,在当时还是基本上未开发的地方。因此,“罗姓”就把宜城作为他们的发源地。 卢国,或称“卢戎”。妫姓。故城旧说在今湖北南漳县东北、襄阳县西南、宜城市西北交界处。楚武王四十二年(前699),卢与罗人联合攻击楚师。约在此后不久为楚所灭。今有专家考证,韩国的卢姓就发源于此。鄀国,鄀为夏商以来之古族。据铜器铭文,西周中期分为上鄀和下鄀。其地望,一般认为分别在汉水中游与丹江上游。今有学者结合实物资料分析,认为上鄀约在今河南西峡县西境,春秋初年为楚所灭;下鄀约在今河南淅川县西的寺湾一带,春秋中期秦人两次入鄀之后,楚迁鄀人于今湖北钟祥市西北和宜城楚皇城以南,即西汉南郡若(亦作鄀)县一带,后为楚所灭,下鄀故都则在当时入楚为邑。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地址:宜城市融媒体中心(宜城大道39号) 邮编:441400

联系电话:0710-4221100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工信部备案编号:鄂ICP备20009678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登记备案号:鄂新网备0304号

清廉宜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