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民族大学文学院院长丶教授罗漫先生在《宋玉:先秦文学的终结与转型》中指出:宋玉标志着先秦文学的终结与转型。宋玉是赋体文学“第一次浪潮”的领导者。无论是从数量还是从质量看,也无论是从独创性还是从影响看,宋玉均超轶群伦。宋玉对赋体文学的题材、结构、语言等多方面的尝试与探索,更为后人提供了许多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
程本兴夫人汪美勤引扶他上台发言
2004年,宜城宋玉研究会会长程本兴与湖北省政协原副主席杨斌庆联手撰写《宋玉立身本高洁——质疑郭沫若先生<关于宋玉>》,为《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全国30余家报刊 刊发,反映了知识界对宋玉蒙冤的不满和为宋玉正名的心声。
中国屈原学会宋玉研究中心丶湖北文理学院宋玉研究中心主任刘刚教授说,刘向所辑《战国策》有一百多策,臣子和谋士直谏的不到十人,是个案,曲谏智谏者占百分之九十以上,是常态。所谓进谏有五,正谏、降谏、忠谏、指谏、讽谏也,孔老夫子就赞成讽谏即曲谏智谏。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教授刘玉堂和《江汉论坛》杂志社研究员刘保昌《开启文学自觉时代》指出: “宋玉诗作中政治性因素的衰减和消解,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审美性因素的加强和生长,而审美性才是文学的真正品格……” “宋玉揭开了中国文学自觉时代的序幕。”
刘玉堂:如果说屈原之作是伟大的政治抒情诗,那么,宋玉之作则是文学自觉时代的开端,从宋玉开始,中国文学开始了独立演进的漫长航程。
地址:宜城市融媒体中心(宜城大道39号) 邮编:441400
联系电话:0710-4221100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工信部备案编号:鄂ICP备20009678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登记备案号:鄂新网备0304号
清廉宜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