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节的宜城,晴雨交织。宜城市纪委监委会议室里,一场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案例专题学习正在进行。纪检监察干部违规吃喝典型案例、纪检监察系统警示教育片、专题辅导报告……今年以来,宜城市纪委监委坚持以学习教育锻造过硬作风,通过强化理论武装、深化问题查摆、办好民生实事,以扎扎实实的成效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以学铸魂,筑牢思想根基
“小酒饭,大陷阱。看似寻常的饭局酒局,实则是围猎干部的‘糖衣炮弹’。”纪委常委会上,班子成员对照典型案例深剖细查,以案为鉴开展自我检视。
理论学习是作风建设的根基。宜城市纪委监委坚持将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重要议题”,构建“常委会领学、机关党委督学、党支部深学”的三级联动机制,主要领导带头讲纪律、明规矩,班子成员以上率下、落实“一岗双责”,将学习任务细化到周到天,确保学习不漏项、不变形。用活支部主题党日、争当“三兵”大家谈等载体,班子成员、中层干部、年轻干部代表围绕学习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谈体会、说心得,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用好“请进来”与“走出去”结合方式,提升学习质效。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参观王全国事迹陈列馆,通过一件件实物、一张张图片,沉浸式感受革命先辈不畏牺牲、艰苦奋斗的一生;组织年轻干部旁听职务犯罪庭审,现场感受庄严肃穆的法庭质证、声泪俱下的当庭忏悔,引导年轻干部锤炼纪法衔接、法法衔接的能力,汲取奋勇向前的强大精神力量。
以查促改,坚持刀刃向内
“丁某某从接受一顿饭、一条烟开始,逐渐丧失原则,最终滑向违法犯罪深渊......”在宜城市纪委监委警示教育大会上,案件主办人深刻剖析违纪违法干部“由风及腐”的蜕变轨迹。这是宜城市纪委监委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深化问题查摆的重要方式。
宜城市纪委监委主要领导带头,领导班子对照清单查摆出10条具体问题,逐一制定整改措施。“公务接待审批手续不够规范”“下基层调研有时走马观花”……公开“亮丑”揭短,明确整改措施,彰显律人者必先自律的高度政治自觉。
同时,领导班子成员同分管领域的干部面对面谈心谈话,提醒督促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对标对表查摆各类突出问题,不断锤炼工作作风;督促年轻干部对照玩心重、精神空虚等典型表现深入剖析,写心得、谈体会、谋打算,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到监督执纪执法的一点一滴之中。
以干践行,用情服务民生
作风建设好不好,群众最有发言权。宜城市纪委监委坚持既督又战,将学习教育的成效体现在监督执纪的成效上、落实到急难险重的任务中、扎根在乡村振兴的战场上。成立三个办案协作区,集中力量开展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集中整治,推动16件群众身边具体实事的办理,先后立案146人,留置9人,挽回经济损失183万元,有力回应了群众关切。
“这些红薯窖能储存400吨红薯,解决了我们多年来的储存难题。”王集镇槐树村村民老张高兴地说。该村5组新建的20个红薯窖,由宜城市纪委监委乡村振兴工作队向上争取110万元专项资金建设,助力村民丰产又增收。工作队还争取30万元资金为槐树村安装200盏太阳能路灯,维修47盏路灯,实现7个村民小组全覆盖。“现在晚上出门再也不用摸黑了!”村民们纷纷点赞。
夜幕降临,槐树村的文化广场上,村民们在明亮的路灯下跳起欢快的广场舞。不远处,宜城市纪委监委驻村工作队的办公室依然亮着灯,队员们正在筹划下一步的帮扶计划。这灯光,不仅照亮了乡村的夜晚,更映照出纪检监察干部为民服务的赤诚之心。
(编辑:闻俊 编审: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