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您所在的位置: 楚都宜城网 > 部门联办 > 楚都文艺

我的网络直播路

发布时间:2020-06-04 来源:
   分享到:
    

宜城市南营办事处官庄小学 范红云

2020年春节的一场疫情,让老师、学生和家长都投入到了“网络课堂”的热潮之中。我也不例外,被“赶鸭子上架”加入了这股大潮之中。回顾这四个月以来我的网课教学经历,真可谓是百感交集。

一、初涉网络教学,焦急迷茫的我。

当开学延期,接到“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的通知时,我懵了几天,无数个“怎么办”充斥着我的大脑,新冠疫情把我们全家隔离在新疆,11口人蜗居在一套单元房内,我和老公要上网课,孩子九年级每天也有繁重的网络学习任务,除了手机,我们没有任何网络教学设备。开课前几天,焦急迷茫的我拿着手机不知所措,后来一位同事告诉我可以用手机推送网络教学资源,我如释重负,开始畅游各大教育教学网站,精心挑选合适的教学资源,用心备好每一节课。每天和孩子们一起上网课,孩子们做作业时,我又在忙着录音讲解,把做好的作业及语音讲解发布到班优里。那时候班优还没有升级,错题不能直接更正,孩子们改错的作业都私发给我,仅每天59个孩子一遍又一遍的改错作业足以让我的双眼眯成了一条缝,一周忙碌下来,怎一个“累”字了得!

二、初迎教育春风、跃跃欲试的我。

当我自以为如此这般就是我成功的网课时,直播教学的春风扑面而来。学校利用腾讯会议一次又一次召开了教师例会,会上得知同事们都在用手机或电脑直播给学生授课,他们还告诉我没电脑也可以用手机腾讯会议直播,我似懂非懂、半信半疑。而这时中心学校又开展了一次网络直播课堂引领活动,官庄小学的磐磐老师、小郭老师她们利用手机给学生授课,课堂是那样的熠熠生辉,精彩纷呈。这时我突然感觉到自己如同井底之蛙,外面的世界是如此精彩,而我却浑然不知。不,我也要开创属于自己教育的春天。我决定马上用手机进行腾讯会议直播,去当真正的“主播老师”。

那时新疆还未解封,我们请社区同志帮着去书店买回教材,老公在家用牛奶盒搭建了一个直播的支架。于是我迫不及待地创建会议进行直播初体验,我们全家老少齐动员在小小的单元房内乱躲乱蹿,一遍一遍体验着会议、一遍又一遍尝试着效果。第二天我激动地用腾讯会议成功的召开了一次家长会,会上对家长及孩子都明确的提出了要求。同时,我也要求家里几位老人,在我们上课期间要么去卧室睡觉,要么到小区转悠,中午12点前坚决不能回来。有时老人们“不听话”提前回来了,我就只好躲在洗手间上直播课,想想那也是一种快乐。

也就在那个时候,襄阳数学教师群里推荐一款很好用的作业软件——“小盒学生”。每次针对新课内容我先精选5-8道题布置给学生,而小盒作业对学生做题用的时间、错题的情况、是否及时改错及在班级的排名,系统数据显示得清清楚楚,然后我再针对数据所呈现出来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再次精选同类型的题目布置给学生,做到精讲多练,非常方便。第二天上课前,我把前一天测试不过关的题目用笔摘抄下来,再做一次视频订正,老师的讲解及书写过程呈现在每个学生眼前,学生说感觉就像在教室里上课。有了学生的肯定,我更加有信心了。在我用手机腾讯会议直播的那一个月里,班上的大多数学生成绩基本处于稳步提升的阶段。

三、初见教育曙光,自信阳光的我。

好不容易熬到了3月底,襄阳解封了,我们一家人终于回到了宜城,我的春天算是真正地来临了。居家隔离了14天后,我正式踏进了校园,感谢学校的领导及老师不厌其烦地教我怎么使用希沃云课堂,使我操作起来得心应手,而我也正式成为了一名“正牌主播”。云课堂能把一节课更生动、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每节课都自动生成课堂报告,能统计出每个学生的听课时长、举手次数、课堂互动情况等。每节课结束后,我都会把教学报告发到班级群里,让每个学生及其家长都能看到孩子的上课情况。对于听课时长不达标的学生,要求其私下联系老师说明情况;对于那些不举手不互动的“懒散”学生,或是问题回答不上的学生,我也会在下课后与他们交心,询问其听讲的情况。然后再督促他们看直播课堂的回放,对知识点进行查漏补缺。

现在教学进入了最后的复习阶段。复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可以用来查漏补缺,学生只要把握了这个契机,无疑也是一次成功的逆袭。现在我每节课都在教室利用希沃加腾讯会议来授课。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教师在订正讲解时可以充分使用希沃中的软件,方便又直观。而且在上课时还要求学生一定要打开摄像头,这样就可以了解学生是否在认真听讲,是否在认真做笔记。

期中考试后,我召开了家长会,会上我对每个学生的考试成绩及网课情况,向家长一一作了汇报,表扬了进步的学生,又委婉地批评了退步的学生。家长们都感触颇深,对我们老师辛苦的网上教学给予了极大的肯定与感谢。家长们也表示农忙基本结束,以后会配合老师监管好孩子,做好最后的复习,使他们的成绩不至于在这次网课学习中掉队。有了他们的承诺,我的心里又安心了许多。

我想说,时代要求我们“守朴抱拙”,踏踏实实做事,责任为先,那么作为教师的我们用心、用情、用爱上好每一堂课就是我们最基本的职责。疫情终将过去,让我们在等候的日子里,利用丰富的线上资源,干好我们的“良心活儿”,教育好我们的孩子,使孩子们足不出户也将收获满满。东风起,待春来,期待那一天的早日到来!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地址:宜城市融媒体中心(宜城大道39号) 邮编:441400

联系电话:0710-4221100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工信部备案编号:鄂ICP备20009678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登记备案号:鄂新网备03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4212020003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17420044

清廉宜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