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您所在的位置: 楚都宜城网 > 部门联办 > 楚都文艺

楚国和楚文化与中华文明

发布时间:2018-12-18 来源:
   分享到:
    

《楚国和楚文化与中华文化》:近来由于观看中央新影集团影片录2013《楚国八百年》而关注楚国和楚文化与中华文明,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我在查阅和整理相关资料过程中,试图梳理几个概念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比如:文化与文明,中国文化与中华文明,中华文明与华夏文明,中华文明(华夏文明)的基本形态,炎黄子孙(炎帝与黄帝),楚风汉韵(楚文化与汉文化),龙凤呈祥与儒道互补……以下先连结一些相关资料。

楚国:楚国(前1042年-前223年)是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南方的一个诸侯国,楚人是华夏族南迁的一支,及与当地土著融合而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一脉,其国君为熊氏,全盛时期最大辖地大致相当于现在的湖北、湖南全部、重庆、河南、安徽、江苏、江西、浙江的部分地方。公元前223年,楚国被秦国所灭。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楚国先人用自己的勤劳与智慧创造出了无数令世人瞩目的灿烂楚文化。至楚国灭亡后几百年间,楚国这个称谓断断续续被多个政权与藩王沿袭保存了下来。五代十国时期的楚国史称南楚或马楚。

楚文化:楚文化是中国古代诸侯国楚国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称,楚国先民吸收了华夏先民创造的先进文化因素,并以中原商周文明特别是姬周文明为基础向前发展。现今湖北省大部、河南省西南部为早期楚文化的中心地区;河南省东南部、江苏、浙江和安徽的北部为晚期楚文化的中心;湖南、江西也是春秋中期以后楚文化的中心地区;贵州、云南、广东等地的部分地区也受到了楚文化影响。

楚文化:楚文化是在楚国形成的,以中国汉水(又称汉江,为长江最大支流)流域和长江中游流域为代表的历史文化,楚文化的主源是中原商周文化,楚国先民吸收了华夏先民所创造的先进文化因素,并以商周文明特别是姬周文明为基础缓慢向前发展。现今的河南西南部、湖北大部,为早期楚文化的中心地区;江苏、浙江和安徽的北部为晚期楚文化的中心;湖南、江西也是春秋中期以后楚文化的中心地区;贵州、云南、广东等地的部分地区和韩国也受到了楚文化影响。与楚文化相对应的有中原文化、巴蜀文化、吴越文化、齐鲁文化等,这些地域文化共同组成了中国文化的主体——华夏文化(汉朝后亦称汉文化)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地址:宜城市融媒体中心(宜城大道39号) 邮编:441400

联系电话:0710-4221100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工信部备案编号:鄂ICP备20009678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登记备案号:鄂新网备03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4212020003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17420044

清廉宜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