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您所在的位置: 楚都宜城网 > 新闻 > 基层动态

刘红兴:返乡创业养蜈蚣 “毒”门生意巧致富

发布时间:2025-03-27 来源:楚都宜城网
   分享到:

本网讯记者邬玲玲 张尚东 通讯员李文玲 曹春燕报道:蜈蚣又称百足虫,螫伤人畜时会释放毒素,因此很多人提到蜈蚣都是敬而远之。但是在王集镇,有这么一位返乡创业的“高”人,他不仅不害怕蜈蚣,还做起了“毒”门生意,靠它走上了增收致富路,他就是王集镇槐树村村民刘红兴。

刘红兴查看蜈蚣长势

走进刘红兴家中,一间不大的卧室被改造成了养殖间,里面的铁架子上放着一个个塑料盒,可别小看了这些塑料盒,里面都是刘红兴的宝贝——蜈蚣。

“这一个盒子里大概装200条蜈蚣。目前这个屋里还有1万条左右,加上外面养的,一共有3万条左右。现在幼苗就是1块钱一条,可能还值3万块钱。去年小苗出来了以后,卖了有6万块钱。”刘红兴介绍道。

今年54岁的刘红兴是在三年前开始养殖蜈蚣的。他之前一直都在外地打工,年纪大了想找个在家就能干的活,于是选择了回乡创业养殖蜈蚣。因为对养殖蜈蚣一窍不通,刘红兴遭到了妻子的反对,养殖路上也困难重重。

“当时回来后他就说要养蜈蚣,我说养啥蜈蚣,养蜈蚣都说没有一个成功的,而且你啥也不懂。但他坚持要养,自己跑到山上抓了几百条蜈蚣回来了养。”刘红兴的妻子何承芝回忆道。

无土养殖

“这就是刚刚咬的,开始肿很大,现在又消了,但是不疼,它肿了不疼。假如是你们的话,那肯定要去医院打针去。我第一次被蜈蚣咬的时候,疼了几天,现在基本上是没问题了,咬了以后不是那么疼了。”刘红兴指着自己刚被蜈蚣咬的地方对记者说道。

从一窍不通的门外汉,到现在自己孵化、养殖、出售,刘红兴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汗水和努力。在养殖的第一年,他的双手被蜈蚣咬得肿胀疼痛是家常便饭,病害也不少。不过俗话说得好,失败乃成功之母。看书、记笔记、上网学习、查资料,慢慢的,刘红兴有了自己的一套养殖经验。

新建的蜈蚣养殖房

“蜈蚣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比较高,湿度70、80以上的,再结合看这个营养土,我们就不需要进行喷湿,如果低于50以后,我们就稍微的给它喷一下水雾。”刘红包一边查看湿度计一边介绍道。

虽然蜈蚣是养在盒子里的,但这盒子里也大有乾坤,营养土、塑料膜,定期检测酸碱度、湿度这都是刘红兴的主要工作。去年,他成功出售了6万条幼苗,并开始有了稳定的销售渠道,他决定再次挑战技术,让养殖的成活率更高。

“这是我今年才尝试的一个无土养殖技术,里面只用几条消过毒的毛巾就行了,这样幼苗成活率更高,能达到90%以上。”刘红兴高兴地介绍说。

养殖技术的成熟让刘红兴的信心也越来越足。他扩大了养殖场地,准备大干一番,“这是新建的养殖房子,还在装修中,用来养殖幼苗的,今年准备养30万条以上,准备朝恒温养殖方面去走。”刘红兴开心地说。

(编辑:闻俊  编审:艾淑莉)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地址:宜城市融媒体中心(宜城大道39号) 邮编:441400

联系电话:0710-4221100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工信部备案编号:鄂ICP备20009678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登记备案号:鄂新网备0304号

清廉宜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