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您所在的位置: 楚都宜城网 > 新闻 > 镇(办)动态

一路之隔两村梨业命运迥异 生态种植遇挑战获助力

发布时间:2024-07-17 来源:楚都宜城网
   分享到:
本网讯记者钟军 李锋通讯员覃峰报道:眼下,正是梨子成熟季节,南营街道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梨子丰收季。然而,在一路之隔的三桥村和官庄村,梨子的销售情况却截然不同,引发了社会关注。
三桥村以其优质的酥梨产业闻名遐迩,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在三桥村4组农民范启香的梨园里,翠冠梨、圆黄梨等多个品种挂满枝头,个大饱满、光泽圆润,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采摘品尝。
游客朱旭红兴奋地说:“这个翠冠梨特别好吃,又脆又甜,我今天要多带一些回家。”
据了解,三桥村通过不断优化梨树品种、延长上市时间,实现了从6月到10月均有不同品种的梨子供应市场,年产值高达2500多万元,户均增收达2万元。
然而,与三桥村的繁荣景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路之隔的官庄村却遭遇了梨子滞销的困境。官庄村6组的王宗喜汉水梨园虽然也迎来了丰收,但满园的硕果却因外观瑕疵而难以找到销路。王宗喜坚持生态种植理念,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虽然保证了梨子的绿色健康,但也导致果面出现黑点或轻微瑕疵,影响了市场接受度。
王宗喜的坚持和梨子滞销困境引起了宜城市林果产业链专班的关注。专班人员迅速行动,不仅实地考察了梨园,确认了其生态种植的优势和梨子的优良品质,还积极协调各方资源为王宗喜寻找销路。专班成员覃峰表示:“我们邀请了周边的种植大户、销售大户以及网红进行推介,重点宣传这种无公害、纯天然的生态果。”
为了打消消费者的顾虑,宜城市公共检测中心还对王宗喜的梨子进行了农药残留检测,结果显示完全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的标准。这一检测结果无疑为王宗喜的梨子增添了一份信誉保障,也为他打开了新的销路。
三桥村与官庄村的梨业命运迥异,不仅反映了农业产业发展中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也凸显了生态种植在市场竞争中的挑战与机遇。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如何更好地推广生态种植理念、提升农产品品质、拓宽销售渠道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宜城市林果产业链专班的积极行动为此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和启示。
(编辑:余倩 编审:艾淑莉)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地址:宜城市融媒体中心(宜城大道39号) 邮编:441400

联系电话:0710-4221100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工信部备案编号:鄂ICP备20009678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登记备案号:鄂新网备0304号

清廉宜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