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郑集镇轩庄村看到,一块块绿油油的麦冬地里,村民们正忙着采收麦冬。近年来,当地根据市场需求,采取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的模式发展麦冬产业,带动村民就业增收。据了解,轩庄村从2000年开始种植麦冬,如今全村300多户已种植1600亩。
“今年麦冬的价格是鲜果7元一斤,比去年略低,但加上卖麦冬苗,一亩田还能搞个1万多块钱。我计划明年再多种点麦冬。”郑集镇轩庄村村民陈涛说。
麦冬浑身是宝,果实既可入药,也可作为食品加工,而麦冬秧苗可以用来做绿化植被,相对于其他田间作物,收益较高。这两年,麦冬的价格带动了当地村民的种植积极性。

“现在麦冬正值收获种植季节,我们边收边种。麦冬一年一季,全村共有1600亩的种植面积,果实收获以后卖给襄阳各大药企,麦冬苗销售给园林绿化公司。今年我们村麦冬产值可达2400万。”郑集镇轩庄村党支部委员李星星说。
宜城市郑集镇地处汉江、蛮河交汇地带,沙洲地十分适宜种植麦冬,这里的农民种植麦冬已有30多年历史。如今,郑集镇有6个村种植麦冬,全年种植面积稳定在1万亩左右,麦冬已成为当地村民增产增收的主要产业之一。
“相较于去年的价格今年有所下降,但是后期有望回升,预计今年全镇麦冬可增收1.2个亿。下一步,围绕麦冬产业发展我们镇将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重点引进初加工精深加工龙头企业,生产麦冬酒,麦冬茶,麦冬饮料,打造麦冬产业链,带动农民增收致富。”郑集镇政府农办负责人说。
(编辑:陈澄 编审:艾淑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