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您所在的位置: 楚都宜城网 > 新闻 > 镇(办)动态

【众志成城战疫情】雷河镇青年战“疫”:不同的身份 同样的担当

发布时间:2022-11-03 来源:楚都宜城网
   分享到:
通讯员胡梦瑶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青年强,则国家强”,对广大青年提出了“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重要要求。连日来,面对宜城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雷河镇涌现出了这样一批平均年龄在35岁左右的志愿者,他们不同的身份,却有着同样的青年担当,让雷河镇在抗击疫情时充满了底气与力量。
抗疫“夫妻档”  并肩作战诠释别样浪漫
“请大家注意间隔距离,戴好口罩,拿出手机准备好健康码!”4天的全员核酸检测,让这句话成了张耀东、曾小青夫妻俩的共同的口头禅。“现在我俩是一样的闹钟,一样的作息,每天穿一样的防护服。”张耀东看着积极投身村里疫情防控志愿活动的妻子,满眼自豪。
张耀东是雷河镇新河村的支部委员,妻子曾小青是村里的一名志愿者。夫妻俩白天一起做核酸检测信息录入工作,晚上一起下村巡逻宣传。他们时常忙得连一句话都顾不上说,只能偶尔用眼神望向对方。两人戏称“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你不在我身边,而是在身边也顾不上讲话!”
“共同抗疫的好处就是能互相理解,不用解释,一句话全能明白,但是回家看到孩子自己学习的背影,还是忍不住地心疼,太忙了,有啥办法呢,非常时期,希望疫情早日退去。”夫妻俩说。
晨曦志愿服务队  让红马甲遍地开花
一套睡衣,一件红马甲,近一周的坚守。邱慧是民主村3组村民,也是宜城市晨曦志愿服务队的发起人。10月28日,接孩子的邱慧被封在了老家民主村,看着身上唯一的一套睡衣,车里随身携带的红马甲,邱慧就地上岗,毅然投入到民主村卡口值守队伍。从天亮到天黑,邱慧对每一辆车进行登记核实,并拍照留痕,对每一位村民解释政策、进行劝返,她用自己的耐心、责任心筑起民主村的“坚固岗哨”。
面对疫情形势较为严峻的城区,邱慧号召晨曦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一起就地上岗,通过与城区的各社区联系,派发了近30名志愿者参与着文昌路社区、宋玉商城、市共青团以及南营街道五连村等多地的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活动,晨曦“红马甲”在全市遍地开花。
“我们志愿服务队是在今年7月中旬注册完成的,从几个志愿者到现在成员达到119名,大部分都是一些年轻宝妈,他们通过我发布的抖音开始关注,然后慢慢吸引有爱心有时间的人参与进来,目前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已经有78次了。这次疫情防控志愿活动,还有一些出不来的志愿者都说在家干着急,都想参与进来。”
回族媳妇  “疫线”能手
“你们先吃,两个孩子还在家里,我先回去!”烈日下,脱下防护服,满头大汗的李银萍边说着一口地道的宜城话。
十年前,回族女孩李银萍嫁入雷河镇廖河村,成了当地媳妇。家里两个孩子大一点了,李银萍就开始参与村里志愿服务活动,尤其是疫情防控以来,每次都参与核酸检测信息录入工作,由于录的快、有经验,干事扎实,村里也喜欢喊她来帮忙。
“每次穿起防护服,我都不敢喝一口水,担心中途要上厕所耽误信息录入工作,也怕浪费防护物资。”李银萍苦笑着说。
脱下橄榄绿  身披志愿红
张龙龙是今年4月转业到宜城市工伤保险服务中心的一名退役军人,在部队能战斗,回到地方能奋斗。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疫情突袭,他第一时间向自己所在的雷河镇官堰村报到,主动请战,迎疫而上,协助村里开展核酸采集工作。从10月29日开始,每天早上6点,穿上防护衣,开始工作,进行采集区消杀,组织村民扫码,排队,有序进行采集,直到村民核酸检采集工作结束,每天工作七八个小时,采集点每天都要完成近2000人的采集工作。
“戎装虽脱,军魂仍在。”这名退役军人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若有战、召必回”的铮铮誓言。他们身上的“志愿红”如一团火焰,传递着温暖和希望……
(编辑:闻俊  编审:杜道兵)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地址:宜城市融媒体中心(宜城大道39号) 邮编:441400

联系电话:0710-4221100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工信部备案编号:鄂ICP备20009678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登记备案号:鄂新网备0304号

清廉宜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