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刘毅 艾淑莉报道:绿色是农业的底色,低碳是农业的底盘。近年来,宜城市坚持“生态兴则文明兴”发展理念,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贯穿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全过程,从源头上管控养殖污染、优化产业布局,为畜牧业绿色转型按下“加速键”。
近日,记者在湖北楚大鸭业有限公司看到,规模化高楼养鸭项目已正式投用,10万只蛋鸭住进“空调房”。鸭群住的是恒温环境,喝的是消毒的深层地下水,使鸭群基本摆脱季节变化的影响。
楚大公司高楼养鸭
“以前,我们蛋鸭的产蛋率最多达90%,并且只能持续3个月。今年蛋鸭的产蛋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并且已经持续5个多月了。”湖北楚大鸭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任乐乐介绍说。
相比传统养殖,这种新的养殖模式能有效阻断病原传播,鸭群健康水平提高,可避免使用抗生素。自2021年湖北省启动兽用抗菌药减量行动以来,宜城市积极构建完整生态养殖体系,从源头保障畜牧产品绿色安全。
“我们一直在加强兽药以及饲料中非法添加物的监测,对兽药残留进行严格监控。目前,兽药残留合格率在98%以上。”湖北省兽药监察所所长、研究员曾勇说。
实现养殖过程的绿色高效,那么集约化生产带来的大量粪污又该如何处理?宜城的答案是:通过技术创新,把粪污变成清洁能源和有机肥。湖北绿鑫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国产化沼气设备,大大降低投资成本。
“针对家庭农场、设施农业,我们有日产2000到5000立方米的沼气项目,投资500万到1500万,就可以做这样一个项目。”湖北绿鑫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驭舟说。
绿鑫公司“粪污”变宝
宜城市以畜牧业绿色低碳科技服务行活动为契机,不断打通种养循环关键环节,将农业废弃物转化为能源和肥料,实现变废为宝,不断推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现在,湖北省的粪污综合利用率大概在80%,我们的核心工作就是打通种养循环的堵点。”湖北省农科院植土所副所长、研究员陈云峰说,“让粪污从‘治理难题’回归‘农田养分’的定位,才能真正实现变废为宝,夯实农业绿色发展的基础。”
宜城市农业农村局畜牧兽医股负责人韩稳表示,下一步,市农业部门将在种养结合精准匹配、碳汇价值开发、产业链深度整合等方面继续努力,持续深化畜牧业绿色低碳转型,为宜城农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编辑:闻俊 编审:陈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