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您所在的位置: 楚都宜城网 > 部门联办 > 楚都文艺

读书羞耻感:当代人的精神审美畸形

发布时间:2022-11-10 来源:荆楚网
   分享到:

 肖丽丽

在高铁上,在飞机上,在公园里,在咖啡厅里,在任何一个或喧闹或安静、或坐或站的公共场所,人人都拿着手机怡然自得地把玩。这时候,如果有一个人翻开书本在细细品读,这就会显得“突兀”和“奇怪”。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 我们会有这样一种感觉,在公共场所,如果看到捧书而读的人,有人会好奇而窥探其读书品位,有人会投之以“会装” 的鄙夷目光,有人会生出要向之学习的钦佩之感。而大部分爱书者本人也有不好意思在公共场所捧书而读的羞耻感。 

在当前读书条件更为便利、读书环境更为安逸、人们知识文化水平普遍提升的时代,为什么我们的读书羞耻感反而日渐加深呢? 

这种畸形现象少不了电子技术的推波助澜。发达的电子产品让信息更为易得,使人们更有掌控感和不珍惜感。单词、 新闻、成语、诗句、天气预报、电话号码等都安静躺在小小方寸的手机里,需要时滑动指尖即可获取。在大数据时代, 比之书籍的枯燥打磨,根据用户偏好量身推送的视听效果极佳的小视频就牢牢地吸引了人们的眼球。尼尔·波兹在其著作《娱乐至死》中就预言,人类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 人类将死于他们所热爱的东西。在信息化时代,人们的注意力被悄悄挪走了,人们的时间被悄悄偷走了,人们的价值观被偷偷改变了。电子产品吸食了人的注意力资源,悄无声息地改变了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方式,也在无声无息地使人的精神追求泛娱乐化、碎片化。 

“一条腿”走路的现实难题。物质财富和精神世界,两个本该同步共进、相互支撑的“双腿”已然偏跛。“仓禀实而知礼节”,物质基础是最基本的需要,往往也是最容易获得的需要。大环境下经济发展不充分、不平衡,个人在资源稀缺条件下完成物质积累极具竞争性和复杂性。疲于应对生活的苦,所有爱好都让路于迎面而来的风雨,这是当代奋斗群体的真实写照。在充满机遇的时代,一部分抓住商机而获得巨大财富的人,也因内在修养难以支撑起财富之重而陷入精神空虚的境地。可见,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的不同步性, 甚至是存在悖论,让多数人只能“一条腿”走路。 

这种迫于现实无奈而自我奴役和囚禁的心态催生出严重的“精神审美畸形”。所谓精神审美畸形即指在信息化、网络化时代,人们的内在精神境界、价值观念、审美理念、人生追求呈现物质化、表象化、粗浅化态势。比如,人的审美推崇“白幼瘦”、网红脸,逐外而忘内,“外貌主义”甚嚣尘上。比如,“外国的月亮比国内的圆”,崇洋媚外,数典忘祖。比如,网络上书的作用是当摆拍的道具,图书馆只是拍照打卡地。 

面对这种严重的精神审美畸形现象,返璞归真也许是一 个不错的自我修炼和安放灵魂的方法。何以解忧,唯有读书。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国文明以书香立世,中国人奋发读书的基因是刻在基因里、流淌在血液中的。古人读书立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废寝忘食,孜孜以求。“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更有凿壁借光、囊萤映雪、悬梁刺股的苦读故事口口相传。近代便有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号召,伟大领袖毛主席更有“坐于闹市读书”练就静心与恒心的佳谈。读书, 这两个闪闪发光的字,蕴含了对人生进步的无限神往,对精神世界的向内探索,对洗涤灵魂的深深渴求。所谓“开卷有益”,读书在何时何地都该是被尊重和推崇的。 

让捧书而读的羞耻感变成追求进步的骄傲感和精致感, 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掀起全民阅读的浪潮,凝心聚力共建书香社会。只有人民群众多读书,文化精粹才能传承起来、发扬起来,民族精神才能厚重起来、深邃起来。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地址:宜城市融媒体中心(宜城大道39号) 邮编:441400

联系电话:0710-4221100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工信部备案编号:鄂ICP备20009678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登记备案号:鄂新网备0304号

清廉宜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