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间文化堪宗师
宋玉研究会(宜城)余建东
(曾刊于香港《华人论坛》)
宋代黄伯思《东观余论·校定楚词序》曰:“屈宋诸骚,皆出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词。”这或许是说,宋玉和屈原一样,堪称中国最早的民间文化宗师。试举数例:
凸现民俗风情——“有方之士,羡门、高溪、上成,郁林、公乐、聚谷,出纯牺,祷璇室,醮诸神,礼太一。传祝已具,言辞已毕,王乃乘玉舆……”《高唐赋》记述了当时的方士、祭祀仪式及楚地巫风的盛行。
“室家遂宗,食多方些。稻粢禾爵 麦,大苦咸酸。肥牛之腱,腩若芳些……瑶浆蜜勺,实羽觞些。挫糟冻饮,酌清凉些。”《招魂》开列了楚地的饮食菜谱,其美食佳酿,令今人也为之吞津。
承载民间文学——“貌丰盈以庄姝兮,苞温润之玉颜。眸子炯其精朗兮,潦多美而可观。眉联娟以娥杨兮,朱唇的其若丹。素质斡之农实兮,志解泰而体闲。《神女赋》不仅塑造了楚楚动人而端庄的神女形象,而且演绎了楚襄王欲性梦神女的故事,顺载了毛嫱障袂、西施掩面等民间美女的传说。
“故鸟有凤而鱼有鲲。凤凰上击九千里,绝云霓,负苍天,翱翔于杳冥之上……鲲鱼朝发昆仑之墟,暴 于碣石,暮宿于孟诸。”《对楚王问》中,宋玉以鸟之凤、鱼之鲲自比,收存了当时的民间寓言。
留真民间艺术——流徵、阳陵、采薇、伐檀、清商、北里、孤子、激楚、结风、蟋蟀、涉江、采菱、扬荷……宋玉的作品记载了中国南北特别是楚地的宫廷曲舞和民间歌乐,为后人提供了还原性创作的宝贵线索。人们结合其时的舞蹈、器乐、山水等语境的描写,似乎能品出绝纱的弦律和不同的风格。
“陈钟按鼓,造新歌些。”“二八女容,起郑舞些”。“竽瑟狂会,搷名鼓些。”“昆蔽象棋,有六博些。分曹并进,遒相迫些。成枭而牟,呼五白些。”《招魂》展现了楚人聚会的多彩娱戏和楚地城邑的歌舞特点,令人不得不相信近代都市的夜总会即源此而翻版。
宋玉作品涵盖了民间文化的三个部分,形式和内容体现了民间文化的基本特征。更重要的,他还是民间文化的“三高手”, 即传播高手丶践行高手和创作高手,我们仅看“创作高手”。
地址:宜城市融媒体中心(宜城大道39号) 邮编:441400
联系电话:0710-4221100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工信部备案编号:鄂ICP备20009678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登记备案号:鄂新网备0304号
清廉宜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