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 风 汉 韵 之 十
【至凤凰山M1展柜前】
正是红铜和青铜所具有的不同性能,才使得楚人发明了一种在当时堪称先进的铸造工艺,这就是铸镶法。所谓的铸镶法是在青铜器表面错金银工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青铜铸造技术。它的工序是:预先铸造成型的红铜纹饰(因红铜的熔点较铜与锡、铅合金的熔点高,浇铸青铜液时不会熔化)经修整后置于铸造青铜器的铸范内,然后合范浇铸青铜液,即可铸成。采用此种工艺铸造的器物和花纹,看似镶嵌,但比镶嵌的要规正、密实、牢固得多。
这件孔湾凤凰山一号墓出土的铜盏就是采用铸镶法铸造的。该器时代是春秋晚期,通高19.8、腹径22厘米。1979年1月孔湾凤凰山(M1:2)出土。承盖,鼓腹,圜底。盖顶呈弧形,上附三个环钮,口沿有三个兽面卡扣,腹部有四个圆耳。通体花纹系采用铸镶工艺,器盖顶部分别饰云纹和四周变体龙纹,腹部饰两周变体兽龙,足上部饰卷云纹。这种头部象龙,身子象兽,体态呈S形的造形,既反映出楚人喜好生动,活泼的情趣,同时又彰显了楚文化所独具的奇谲浪漫的个性。
铜鼎:带盖,附耳微撇深腹,圜底近平,下附三兽面蹄足。上置一铺首衔环,周围设三个鸟形纽。盖、耳、腹均饰蟠虺纹。
春秋时期铜鼎的变化规律是:腹壁由微鼓到下腹斜收,底由大圜底到圜底近平,足由粗矮到细高外撇,盖面由环状抓手到铺首衔环。
【至楚庄王饮马黄河场景前】
这个场景表现的是楚庄王饮马黄河,大家请看:楚庄王,楚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国君,他生活在风云际会的春秋中期。在位期间,他既能韬光养晦,更能励精图治。在他的统治下,楚国一举战胜了晋国,当上了中原的霸主,成为春秋五霸之一。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和智慧。因此,他也为后人演绎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精典故事,如“三年不鸣,鸣将惊人;三年不飞,飞将冲天。”、“饮马黄河、问鼎中原”等等。这里我着重向各位介绍一下“饮马黄河,问鼎中原。”这个典故发生在公元前606年,楚庄王八年,楚庄王假借尊王攘夷,率大军去征伐当时活动在周王朝都城所在地洛阳的西南边的少数民族,叫陆浑之戎,名誉是征战,实际上只虚晃了一枪,就将楚军开进到周王朝都城的南效举行盛大的阅兵式,并质问周天子派来劳师的特使,周天子的鼎有多大、多重?黄河代表中原,是周天子的所在地;马是战争的具象,因当时作战使用的是马驾驶的战车;鼎象征着周王朝,为当时的最高统治权。“饮马黄河,问鼎中原”表现了楚庄王大有取代周王朝,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