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讯通讯员吴光平 程冷军 王华华报道:在刘猴镇洪岗村,范国强、杨婷夫妇的梅花鹿农场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地”。从2013年带着8只梅花鹿返乡创业,到如今存栏量超200头,形成集养殖、加工、旅游于一体的综合农场,年接待游客2万余人次,综合收入突破300万元。“乡村振兴要靠‘归雁’带动。农场二期已启动,五年内计划发展到千头规模,推动‘认养一头鹿’体验模式。”范国强信心满满。
这片活力奔涌的“归雁经济”背后,是刘猴镇以财政资金为杠杆,系统撬动的乡村振兴新格局。2024年,刘猴镇成功创成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通过“农户种养、就地加工、循环生态、休闲观光”全链模式,将葛根、中药材等特色种植扩至万亩规模,培育胡坪现代农业、宏全农牧等一批本土龙头企业。同时,依托红色文化与生态资源,积极发展“农业+旅游”“农业+康养”等新业态,打造出四季皆宜的四条精品旅游线路,实现“春赏花、夏露营、秋垂钓、冬围炉”的全季旅游体验。
强有力的产业背后,离不开规范高效的财务管理体系支撑。刘猴镇通过“四措并举”机制为发展“护航”:镇财政所每年组织10余次村级财务培训,从办公费到食堂开支,全程指导规范报销;组建专班对19个村组开展“拉网式”清查,排查资产资源线索2万余条,整改问题合同180余份;严格执行“5000元以上资金镇党委审批”制度,严控资金流向;并通过“五务公开栏”公示重大事项,保障群众知情权、监督权。2025年,新垱村通过“三资”清理盘活闲置资源,村集体增收28万元,全部反哺于基础设施提升,让村民共享发展成果。
“以前总担心集体账目不清,现在全程公开,心里亮堂!”村民张大爷指着村务公开栏称赞。刘猴镇纪委负责人谢星星表示,通过“室组地”联动监督,全镇已整改财务管理、合同规范等5类122个问题,运用“第一种形态”处理18人,党纪政务处分14人,确保“三资”在阳光下运行。
如今,刘猴镇正以财政资金为引擎、规范管理为基础,构建起乡村振兴的鲜活样板——从梅花鹿农场到智慧农旅综合体,从“三资”清理到“雨露计划”助学,每一步实践都为宜城建设“千亿级、五十强、幸福城”贡献着坚实的“刘猴力量”。
(编辑:李梦竹 编审:陈澄)地址:宜城市融媒体中心(宜城大道39号) 邮编:441400
联系电话:0710-4221100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工信部备案编号:鄂ICP备20009678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登记备案号:鄂新网备0304号
清廉宜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