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城市实验小学 李凤英
昨日线上学习了襄阳市几位优秀名校长的精彩讲座,心里感慨万千,这是一次难得的线上培训机会,更是一场丰富的精神盛宴。今天又回顾学习,受益匪浅,虽然隔着屏幕,却依然嗅闻诗香,触动诗心,感悟诗意,描绘诗情。
湖北文理学院附属中学校长刘汉青分享的题目是《“三诗”教育铸魂育人》,一看这个题目,我便觉得亲切向往,因为,诗性教学,诗意生活,那也是我毕生所追求的。刘校长两小时十九分钟的视频讲座,我昨天听了一遍,今天又学了一遍,依然意犹未尽,回味无穷。
这位襄派教育家,这位百佳名校长,把附属中学的校园文化、办学理念、校训、校规都和诗结合起来,使得校园诗意盎然,生机勃勃,到处洋溢着诗的气息。特别是疫情期间,学生除了学习,还写诗抗疫,画诗战疫,将学习和生活都过得有诗意。
我,就喜欢这种诗性教学和诗意生活。诗情教书,诗心育人。
我从没有把教书当成我谋生的手段,它不是我的职业,而是我是事业,更是我诗意生活的一部分。所以,我热爱它,就像热爱我的生活、热爱我的生命一般,永远充满了激情与热情。激情让我精神饱满、斗志昂扬,热情让我开拓创新、永不停歇。激情与热情是尽职尽责的责任体现,是乐观自信的态度体现,是积极进取的行动体现。我们向美而生,向善而行,融入了这种情怀就不会觉得累和苦。即便是累和苦,也可以泪中含笑,悲中生喜,像苏轼一样,用诗点亮生活。他在春种秋收的艰难岁月中享受着田园生活的清贫、恬淡,心灵也回归于淡泊清静。
就像这次疫情袭击全球,我们都是受害者。但我们又是师者,更应该迅速从灾难中站起来,安抚家长,教育学生,让网络教学不仅步入正轨,还要扎实有效。家长复工复产,无暇管教学生,无力辅导孩子,我们的电话一个又一个;学生长期线上学习,缺乏监管,自控力差,我们的谈心一次又一次。虽然微信被拉黑,电话被拒听,但我们不放弃、不抛弃,依然乐此不疲地穿梭在直播、电话沟通、家访之间。这就是一种诗情教学呀!因为,诗情就是一种精神气质,诗情就是一种责任使命,诗情就是一种感召呼唤。
经过我们不懈的努力,这场心灵与心灵的对话,这场思想与思想的碰撞终于有了显著成效——孩子们都能够按时进入网络直播了,家长们再忙也会关注学生成长了。我们用诗情教书,用诗心育人,总能浇灌出诗意之花呀。对于孩子们犯的小错误,我总是选择宽恕;对于孩子们晚交作业,我总是体现谅解;对于孩子们的各种解释,我总是选择相信。因为我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想学好。我说过,牵着蜗牛去散步,蹲下身来看花开,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我们更应该有耐心,有爱心,陪他们自由散步,静等花开。这是我的诗心,也是我的初心,更是我的匠心。
初心,诗心,匠心,三心为一,我就是想培养出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热爱读书,自律、自强、行善、行孝的学生。我想启迪他们的心智,让他们感受到网络课堂一样充满灵动和诗意,一样充盈活力和色彩。我在网络教学中,给他们讲故事、讲笑话、讲道理,给他们看我写的文章、看精彩视频,在他们心中埋下一颗诗意的种子。我要做有诗性的教师,春风化雨般的滋养,润物细无声,让每个孩子做到:聚是一团火,散似满天星。每个孩子都是那团耀眼的火,都是那颗闪亮的星。
诗性教育需要静,因为静者多生妙。宁静的内心,往往多智慧。诗性教育,是慢的艺术,需要时间,需要耐心,需要等待。我们只有把心归于宁静并坚守这份宁静,才能寻找到教育的本真和美好。这就是诗性教育的最高境界。我,要做有诗性的教育,育有诗心的学生,过有诗意的生活。
地址:宜城市融媒体中心(宜城大道39号) 邮编:441400
联系电话:0710-4221100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工信部备案编号:鄂ICP备20009678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登记备案号:鄂新网备0304号
清廉宜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