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您所在的位置: 楚都宜城网 > 部门联办 > 党建引领

“借火”燎原

发布时间:2021-11-15 来源:
   分享到:
    

近期,宜城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学习了《破冰与突围》。江浙沪苏等地干部的先进思路、科学理念 、优良作风及取得的骄人成绩令人感慨万千。 通过静心思考,“借火”燎原,厘清了未来工作航向。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以“学”为先,思想破冰首在理念更新,理念源于学习、思考和实践。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是一个崭新的课题,需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中找寻学习重点、工作方法,工作中才能更好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平台这个载体,通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来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飞入寻常百姓家。所以,只有借鉴沿海先进经验,以“学”为先,工作才能达到质效。

知己知彼,有的放矢。以“干”为要,对标沿海先进找不足,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实干是最响亮的语言,是赢取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当前,宜城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队伍组建不规范、志愿服务不精准、阵地建设不达标、作用发挥不充分等问题,需高度重视,补齐短板,实现突破。在补齐短板上实现新突破。更大力度推进阵地建设。要严格按照“六有”的要求,有固定场所、有统一标识、有专人负责、有工作制度、有工作经费、有活动项目,认真开展查漏补缺,不断完善实践功能,建强文明实践阵地。更加规范组建志愿服务队伍。宜城市级志愿服务队牵头单位要发挥牵头抓总作用,统筹抓好志愿服务活动计划、组织实施工作。同时,要广泛吸纳社会志愿服务人才,加大对创业返乡人员、致富能人、老干部、老教师、新乡贤的动员力度,培育专业志愿服务队。更高质量设计志愿服务项目。要准确把握群众需求,围绕教育、文化、科技、医疗、法律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设计更多的普惠性志愿服务项目;要围绕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困难弱势群体,定制个性化、差异化、特惠性的志愿服务项目,不断提升志愿服务水平。更有成效开展文明实践活动。要聚焦乡村振兴、社会治理、绿色发展、乡风文明等工作,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文明实践活动,把培育文明新风与革除陈规陋习结合起来,把坚持思想引领与为民服务解难题结合起来,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要在打造品牌上实现新突破。建强十支市级专业志愿服务队品牌。由市领导挂帅的十支志愿服务队的牵头单位、责任单位,要主动作为,协调各方,加强对志愿服务的组织引导,有针对性地开展孵化培育,打造群众所需、特色鲜明、高质量的志愿服务项目。建强文明实践基地品牌。宜城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确定的51个市级文明实践站要依托阵地资源,搭建服务平台,探索在居民区、窗口单位设立志愿服务站点,构建便捷高效的志愿服务圈。培育志愿服务创新项目品牌。要进一步培育孵化一批志愿服务项目,真正让贴近群众、务实高效的志愿服务项目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动”起来、“活”起来、“强”起来。要在健全机制上实现新突破。完善服务信息对接机制。要健全服务模式,实行“群众点单、中心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完善“云上宜城”文明实践网络管理平台,实现线上线下互联互通,形成市、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服务的闭合链条,做到群众需求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开展到哪里。完善志愿服务管理机制。要学习借鉴先进地区志愿服务工作的经验做法,探索制定以志愿服务时长为基础、以服务评价为补充的志愿服务评价体系,不断提升志愿服务规范化、专业化、科学化水平。完善文明实践保障机制。要整合各种资源,配齐配强文明实践所、实践站工作力量,落实必须的经费保障。完善人员培训机制。要加强对新招募志愿者的培训,帮助他们掌握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服务技能和工作方法,建立健全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长效机制。

问计与民,问需与民。以“民”为本,思想破冰重在群众满意。要把群众满不满意、幸不幸福、安不安全作为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让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和获得感进一步提升,为宜城实现“千亿级、五十强、幸福城”贡献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力量。(宜城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  杨邦元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地址:宜城市融媒体中心(宜城大道39号) 邮编:441400

联系电话:0710-4221100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工信部备案编号:鄂ICP备20009678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登记备案号:鄂新网备0304号

清廉宜城